“胡言乱语!”那老臣忍不住扒开同僚的手,大吼道,“那二皇子殿下现在就换张脸给微臣看看!”
谢承泽:“……”
谢承泽:“你真讨厌人。”
那老臣:???
不要嬉皮笑脸!这里是严肃的朝堂!想成为国师,就名正言顺的成为国师!
现在的年轻人,都怎么回事!
谢承泽只好叹了口气,面目忧愁地看着这位老臣,“你也不想让先帝晚节不保吧?”
那老臣:啊?
啊???
附近的大臣们纷纷暗戳戳的竖起耳朵。
有八卦???
“其实,本国师乃天降仙胎。”谢承泽老神在在道,“当年先帝得知此事,为庇佑建安王朝,便将花妃接入宫中,认本仙胎为皇子。”
他长吁短叹道,“先帝担心你们不信,只好以强娶之名,当真是苦了父、咳咳,先帝这些年的名声啊!”
大臣们:!!!
竟是如此吗!
难怪二殿下一出生,监天司便说他是天降福星,而二殿下最近更是对百姓们造福了许多实事,甚至还预言了地龙翻身,拯救了将近二十万人的性命!
意外的,大臣们竟然都相信了这个解释。
谢承泽一时不知该说他们还挺封建迷信,还是该好笑自己竟然忽悠成功了。
谢承泽不是皇室血脉,众臣也不再执着于让他恢复二皇子的身份,反倒认为国师这个身份十分合适,既彰显其身份尊贵,又可庇佑建安未来。
挺好挺好。
至于登基大典和敕封大礼同日同时举办,众臣们经过不断的议论,在一阵激烈的引史据典、据理力争后,最终做出了让步,认为两者可同日举办,但不可同时同刻进行。
大臣们一致认为应该先进行国师的敕封大礼,再由国师大人亲临新帝的登基大典,为新帝祈福,为建安祈福,为百姓祈福。
这下,谢瑾瑜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双典举办的日子被敲定后,便迅速下发至民间,传达向了京城的各官府部门。
整个京城开始张灯结彩,采集山上的新鲜的花瓣,清理街巷的石路,确认国师在京城游行时的路线,安排守卫的侍卫,避免百姓拥挤堵塞,耽误了国师队伍进入皇宫的吉时。
双典当日。
晨曦初照,京城干净的长街泛着清冷的光,商铺民居早已万人空巷,无数百姓纷纷涌向街头,翘首以盼,想要一睹国师大人的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