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边浪不由就想起当年《国人志》上刊登过的一个短篇国漫《面人麻生》。
故事就记得个大概,但是那张力十足,个性的钢笔纹理画法结合沉稳的上色风格来处理画面让边浪的印象是相当深刻的。而且《面人麻生》的分镜头脉络清晰,构思巧妙,特写和大场景渲染生动精彩,巧妙地展现了贵省当地的民俗风韵、还原了华夏民国时期的历史风貌。
“那这次请张老师来,是为了给《悟空传》……”
这个问题刘秀波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了张筱羽。
张筱羽一听《悟空传》这三个字,心中那难以抑制的激动情绪一下子就上来了:“说实在的,在欧洲的时候,我画的多是一些欧洲神话题材的作品,虽然很受欢迎,也因此积攒了一些名气,但心中还是有个执念在的。”
这个执念不用说,就是振兴国漫。
只见张筱羽把手中的画板扬了扬,然后继续道:“老刘给我看故事梗概之前我就在想,我们华夏的神话体系的庞大程度可丝毫不亚于北欧和希腊,但故事讲了那么多年,久而久之大家可能也就觉得稀疏平常了。但是你用这个角度对《西游记》的解读,却是有点晃瞎了我眼睛的意思啊!”
这话边浪当然没一点好反驳的,当时他一口气看完这本书之后,震撼程度可不亚于今天的张筱羽。
《悟空传》的故事没有按照《西游记》中单一的叙事模式推进,而是分三条线索展开叙述。
一是猪八戒和阿月之间不离不弃的爱情,二是孙悟空与紫霞热烈却又压抑的感情,三是唐僧与小白龙之间哀婉的情意。故事在猪八戒、孙悟空、唐僧三者之间不断的转换,每个故事好像是各自独立的,但是它们共同拼接成了完整的故事。
可以说是让之前那些完美的神,更加有了人味,血肉包裹着骨骼的脉络的人物塑造,可比一棒子打死一片死鱼烂虾的“大圣”要更符合现代人对于超级英雄的口味。
而且在《悟空传》中,如来是绝对的反面人物。花果山因为孙悟空与天庭的战斗被毁,这是孙悟空的“原罪”,如来利用他的内疚,趁其放松警惕的时候将之压入五指山下。
这就给原本的《西游记》那有些扯犊子的各种座下拦路小妖,和那伪光正的九九八十一难,有了一个可以去深究的根源。
《悟空传》中,那种曾经代表正义、充当英雄具有典型化、脸谱化的形象发生了彻底的转化。每一个形象都被赋予了丰富与复杂的价值内涵,超越了《西游记》中形象的单向性和特定化。每一个形象自身都矛盾重重、行动不居、让人琢磨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