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大宋圣天子> 第233章 商业新模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3章 商业新模式(1 / 2)

会议结束之后,有关部门立即开始动工。先是向民间传出风去,引来一大批投机者。(帝国的官府衙门保密上了N个等级。虽然说完全保密不可能,但是大大减小了泄密程度,除了必要时会故意透出口风。)

这一次涉及的方面包括:服装行业,建筑行业,娱乐行业,还有一系列杂七杂八的行业,总之挣钱发财的机会多的令人发指。

老规矩:产业大头由帝国财团下属的相关企业和相关利益方来拿。中层利益由小阶级和新兴利益集团来拿。至于剩下的蝇头小利自然是由老百姓来拿,这是个跨越阶级的机会。

于是乎,人才市场掀起了一股热潮。同时,根据指示,第七代织布机直接向民间开放。(出于帝国大局和社会稳定的需要,虽然说大力鼓励与支持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但严禁民科出现。每一项科技成果投入实际社会生产使用都是极为麻烦的。光是必要的相关手续都有几十道。)

因此,当第七代织布机被破格允许向民间开放后,这一举措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直接导致大宋帝国的纺织产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许多中小规模的作坊无法承受新机器带来的竞争压力,纷纷宣布破产。幸运的是,帝国政府早已制定了应急预案,并迅速启动了紧急特批程序。在此背景下,帝国纺织业中排名前百位的布坊获得了紧急维稳指令。这些布坊接到命令后,开始积极采取措施来应对这场危机。他们通过实施政策免税和提供补助资金等方案,鼓励各个布坊扩大生产规模,同时招募更多优秀的工人。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整体产能,还降低了失业率,有效维护了社会秩序。

顺便开启国内的企业时代。帝国财团江南公所成立了大宋帝国企业登记中心。开始重点扶持国内民间企业及公司产业和步伐。小商行商社向公司化转进。

正式出台了一部名为《大宋帝国公司商业规章管理方案》的重要法规。这部方案具有深远影响,它明确强调了公司的等级划分,并对相关办理手续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从现在开始,无论是官府还是中央帝国的相关项目,包括涉外交易以及特定的重点项目,如果有民间企业想要参与,就必须以公司的名义来进行,而不再允许以个人、商社或商行的名义参与。换句话说,如果你想参与官方组织的相关项目赚钱,比如从事外贸或者参与由国家管控的特大项目,那么商社和商行将不再被认可,只有公司才有资格参与。这不仅仅是一个名称的改变,因为公司的注册要求非常高,需要满足一系列严格的条件和程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