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来了第二部分:激战。
最先迎来的就是埋伏,也是十段落中的第六段。
这里有相似的十个小片段,好似汉军在夜黑风高,敌明我暗的夜晚,带着惴惴不安的心理,争分夺秒极速前进,但不敢发出一点声响,生怕引起敌军注意。
寂静的夜,笼罩在这紧张的气氛之下。
埋伏好之后,进行命令与复述命令,共十次。
象征十面埋伏!
这一刻,北尘的杀气与琴声的肃杀之气都达到了顶峰,标示着战争一触即发。
紧接着迎来了小高潮,也是第七段:鸡鸣山小战!
一瞬之间,琴声加速加急,宛如利刃出鞘,杀声四起。
就好像站在高处的刘邦,举剑向前一挥,十面埋伏的汉军向楚军围攻过去。
节奏短小,却精悍急促,北尘的手指再次挥出了残影。
就好像汉军战鼓齐擂,烽烟四起。
这里就利用到琵琶这种乐器的特殊性,模仿兵器碰撞的音色。
把听者一下子就带进了战场的刀光剑影之中。
小战过后,便是第八段:九里山大战。
从局部作战演变成了全面大战。
先用“划、排、弹、排”交替弹法。
而后运用了大量的夹扫、拉弦,大量的双弦,三弦并推,将音乐推向了高潮。
来展示两军对战的气势磅礴。
士兵的呐喊声,兵器的碰撞声,战马的鸣叫声……
都在这一刻,大量迸发出来,震撼天地。
绞弦犹如雄师百万,铁骑纵横,所到之处,人仰马翻,激战连连,却也惨烈无比。
烽烟之中,甚至夹杂着几声巨响,金玉碰撞之声,始终不绝于耳。
接着是第九段,项王败阵。
楚军不敌汉军,众将掩护项羽逃亡。
琴声依然急促,宛如楚军骑车战马奔逃,汉军在后穷追不舍。
马鸣嘶嘶,蹄声阵阵,尘土飞扬,追捕不止。
随着项羽被围,琴声也变得悲壮起来。
此时,在这样悲壮的旋律下,陆九宁的吟唱声加入进来。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她唱的,正是民间古曲《垓下歌》。
陆九宁的吟唱声很小,半点都不抢琵琶的风头,而是成为背景音。
这样的氛围营造之下,让这一段琵琶曲显得更悲壮与哀婉。
迎来了最后一段,霸王乌江自刎。
最后四弦一“划”后急“伏”,直接煞住,音乐嘎然而止。
一曲,落下!
听者却迟迟未醒,仿佛仍处于千钧一发的战场之上,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