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瑄,字彦纯,合肥人,明代军事将领、水利专家,明清漕运制度的确立者。早年曾参与明军平定西南的战争,历任成都右卫指挥同知、四川行都司都指挥同知、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等职。靖难之役时率水师归附明成祖,被授为奉天翊卫宣力武臣、平江伯。历仕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自永乐起担任漕运总兵官,后期还兼管淮安地方事务,督理漕运三十年,改革漕运制度,修治京杭运河,功绩显赫。
陈瑄,早年随父亲任职成都,因是武臣之子,得以舍人的身份随侍大将军蓝玉,深受器重,后袭父职为成都右卫指挥同知,以善射着称,多次随蓝玉征讨南番、越巂。建昌土司月鲁帖木儿发动叛乱,陈瑄随军讨伐,逾梁山,平天星寨,连破宁番卫诸蛮族,而后又征讨盐井,进攻卜木瓦寨。陈瑄所率中军被叛军重重围困,身先士卒,下马步战,接连射杀叛军,足部受伤后裹伤继续迎敌,战斗从巳时一直持续到酉时,终于将叛军击溃。
陈瑄从征叛番贾哈剌,从小道出奇兵,趟过打冲河,并搭建浮桥,接引大军渡河,他下令拆掉浮桥,以示破釜沉舟,结果连捷。后来,陈瑄又会合云南军征讨百夷,因功升任四川行都指挥使司都指挥同知。陈瑄升任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统领水师,镇守南京江防,以抵御燕军,但他却在燕军抵达浦口时,主动率水师迎降,使得燕军顺利渡过长江,攻入金陵。不久,燕王朱棣在南京称帝,是为明成祖。
明成祖大封功臣,陈瑄因有“默相事机之功”,仍任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加授奉天翊卫宣力武臣勋号、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封平江伯,食禄一千石,子孙世袭指挥使之职。陈瑄被任命为总兵官,总督海运,他当年便从海上向北京、辽东输运粮食四十九万余石,以供应两地兵饷,后又在直沽建百万仓,修筑天津卫城。在督理海运期间,陈瑄让漕卒与海上岛民进行互市,公平交易,既利于岛民,又便于海运。
陈瑄与安远伯柳升一同率水师巡海,结果在青州海面遇到倭寇侵掠沙门岛,他当即迎击倭寇,一直追击到朝鲜国境内的金州白山岛,将倭寇船只全部焚毁。明成祖命陈瑄与丰城侯李彬统领浙江、福建两地水师,剿捕海寇。后因海水涨潮漫堤,海门至盐城境内有一百三十里地受灾。陈瑄又受命修筑扞潮堤,率四十万士卒筑堤一万八千余丈。陈瑄上奏道:“嘉定县濒海之地,正当江流冲会,其地平衍,无大山高屿可恃。海舟于此事故频发,常有触礁、搁浅。”他征得明成祖的同意,在嘉定县的青浦筑成方圆百丈、高三十余丈的土山,并于山上立土堡作为航海标识,以提醒过往海船避让。明成祖将土山赐名为宝山,还亲作碑文记述此事。
明成祖因会通河全面通航,决定停止海运,改走内河漕运,仍由陈瑄负责,陈瑄建造浅船二千余艘,起初运输两百万石,后逐渐增加到五百万石,使得国用得以富足。当时,江南漕运沿运河抵达淮安后,须转陆运翻过河坝,再经淮河抵达清河,其过程损耗巨大。陈瑄采纳故老的建议,自淮安城西侧的管家湖起,开凿二十里河渠,命名为清江浦,将湖水导入淮河,并修筑四座闸门,以适时泄洪。他还沿湖修筑十里长堤,以提高船只运输能力,使得漕船可以直达黄河,节省的费用不可计数。陈瑄督理漕运三十年,针对漕运事务实行很多整改措施,精密而有远见,可谓“举无遗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