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小说>官途无疆> 第761章 来者不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61章 来者不善(1 / 2)

下面的干部们也都听出了一丝不对劲。

外来的和尚,与当地格格不入?

坐在这里的,新来的江书记是正经八百的外来和尚。

再一看侃侃而谈的孔维周,大家又感到,可能孔维周只是无心之语,因为孔维周与江寒也没什么矛盾,他刺挠新来的县委书记,根本没有必要嘛。

江寒没有太在意,只是感到孔维周讲的三线厂最后都走了,原因并非是与当地格格不入。

兵工厂与当地老百姓的关系不好,只是个例,并非普遍现象。

并不是与当地的关系不好才走的,要知道,兵工厂与当地干部群众发生矛盾,最后让步的一定是当地,毕竟兵工厂不归地方管,他们天然强势。

兵工厂从当地撤出,是因为他们的使命告一段落。

邓公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改变了以往关于世界战争难以避免的判断,得出在当代条件下,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中国争取一个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是可能的。

大部分兵工厂没有订单了,必须军转民,由生产武器装备转向生产民用产品。

生产民用产品,就没有保密的必要,并且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必须从山区搬离,回到大城市。

市场形势,这才是兵工厂从山区撤离搬走的根本原因。

孔维周所讲,是以偏概全,没有说到根子上。

“第二个问题,刘伯承为什么要搞彝海结盟?”

刘伯承,作为川西省的人都知道,刘邓大军,威名赫赫,刘伯承也被称为常胜将军,有军神的美誉。

孔维周介绍起了当时的情况,刘伯承、聂荣臻率领红军先遣队来到了泸沽,当时尾追的国民党军队,已进至金沙江一带,而前头截击的国民党军队,则正在向大渡河急进。如果红军不能迅速抢占大渡河,势必被迫向西转入更为艰苦困难的川康交界地区。

从泸沽去往大渡河共有两条路,一条是经小相岭、越西、大树堡通往雅安的大道,但这条路已有川军刘文辉重兵把守;另一条不但崎岖难走,更重要的是还要通过被当时汉人视为险地的彝族聚居区。

“虽然彝民对汉人疑忌和敌意很深,但他们总比刘文辉他们好说话。刘伯承就选择让彝民通过。”

“部队派出的先头部队是一个连,哪知道被彝民给扒个净光回来了。刘伯承赶紧命令先遣队停止前进,并派出了肖华、冯文彬等出面宣传民族政策:红军来此,只是借道过路,决不住宿。”

“在不断的宣传之下,刘伯承与彝民首领小叶丹见了面,小叶丹提出要与刘伯承喝血酒结拜。”

“大家知道,共产党员不能搞这一套。但当时情况特殊,刘伯承当即与小叶丹喝血酒,结为生死兄弟。就这样,红军才安全地到达目的地,抢渡了大渡河。”

“大家也许会问了,红军的实力肯定远超彝民,怎么不强行通过呢?前面轻重机枪只管搂火,他们又能如何?”

“这就想简单了,你的火力再强,但你对当地的环境一点都不熟悉。当地的彝民在那里生活多年,一直在防范外来势力进入。还有就是,当时红军的时间很紧,耽误不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