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作用很复杂,绝不只是一道矮墙那么简单!而且,长城的防御作用也不是一般人以为的“不被攻陷”。
长城是一道气候和文明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隔开了两种不同的气候,隔开了农耕和游牧两种完全不同的文明体系。在两千多年前,汉文帝就对匈奴单于说,两国以长城作为国家的分界线:“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令单于。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朕亦制之。”
打开中国地形图,就会发现许多段长城都恰好处在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上。
当然也有一部分长城不在这条等降水量线上,那是因为千百年来气候变化的原因,曾经那些长城也是与当时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高度重合。
只不过两千多年来,气候出现了改变,比如受小冰河气候的影响,明代时期中国北方的气候就要比战国时代更加寒冷和干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也向南移动了一些,所以这也就致使明长城的位置要比秦长城更偏南。
降水量的多少是决定农业产量的关键,在长城以北的土地上,其年降水量大多无法达到400毫米,这使得可以耕种小麦等农作物的土地稀少,耕作季节也短,在土豆、红薯等作物传播至中国之前,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虽然也耕种粮食,但产量和规模都不高,并且开拓出农田种植粮食后,贫瘠的草原也容易快速耗尽土地养分,变成生存条件更为恶劣的荒漠。
因而,住在长城以北土地上的人类只能发展游牧经济,靠蓄养牲畜生活,其土地所能承受的人口数量很少,生活也较为艰辛。
而长城以南的土地每年却能得到丰沛的降水,再加上土壤、日照等有利因素的促进,足够让农作物茁壮成长,所以同样一块大小相同的土地,在长城以南就能供养出比蒙古高原高几倍的人口,并让更多人脱离农业生产,从事其他职业和发展科技,创造出更复杂和更先进的文明形式。
与长城以内的气候相比,长城以北地区的气候较为恶劣,经常发生灾害,冻死、饿死大量游牧民族赖以为生的牲畜,让游牧部落居民的生活破产。每当到这个时候,游牧民族就会想办法从温暖的“南方”获得粮食和自己无法制作的物品,而其获得物资的常用办法除了用牲畜与商人交易外,就是发动侵略战争,劫掠温暖而湿润的“南方”。
此时,长城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它能挡住大部分游牧民族南下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