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的,是祝翾作为反方四辩最后发表的这段总结陈词:
“人生,不应该一味满足他人的期待、一味寻求他人的认可!犹太教义中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么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如果我们凡事将他人的感想、他人的利益、他人的欲求放在第一位,那么我们就会舍弃真正的自我、按照他人的期待而生活,最终我们活的不是自己的人生,而是他人的人生!试问如果人人都是以这种心态过活,那么这样的人生聚合起来的社会,有幸福可言吗?有和谐可言吗?
极致的利他主义,实际上是为了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而构建的人生谎言!获得巨额财富之后便热衷于做慈善的富豪们,其为他者做贡献的行为本质是为了能够体会自我价值、确认‘我可以属于这里’的归属感!
凡事以实现他人需求和利益为优先,以满足他人的期望为优先,这种思想的底层逻辑是以一种认为自己比别人强的心理对他人人生课题的干涉!是不相信他人具备自己实现自我欲求的能力,是把别人看得比自己低的一种不平等待人心态!怀有这种不自知的心态去干涉他人的人生课题,极易导致人际关系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也极易让自己陷入回报式的思维,认为我帮助了别人,起码应该得到一句感谢。这才是真正的以利他之名行利我之事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观。
所以正方主张的‘利他思想’并不是一种健康的、健全的人生态度。我们真正要做的,是从现在开始,去关注自己的需求,去聆听自己的内心,去描绘理想的自己的样子,去找到迷失在他人人生里的自己!因为人只有在广阔的天地中先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才能识别出与自己有关的共同体;只有时刻倾听自我内心的声音,才能听得见更多更大的共同体的声音;只有先接纳自我、‘不以己悲’,才有可能‘推己及人’、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哲学思想带给我们的自由启示!
利己的人生,是一种自由!”
祝翾的激昂陈词令全场动容,话音一落,全场肃静,一秒后,所有观众和评审又同时起身鼓掌、欢呼、赞誉、敬叹,还有许多人激动得落泪。
毫无悬念,祝翾带领的琅北大学代表队夺得了最终的冠军。而她本人,也实至名归获得了最佳辩手的荣誉称号。
评审团宣布琅北大学获胜的那一刻,全场沸腾,祝翾激动地与身边的队友击掌,兴奋的她跑叫着冲到令少钦面前,跳到他身上大喊:“令少钦!我们赢了!”那喊声,盖过人群的声浪,点燃了整个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