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大唐首驸:我真不想权倾朝野> 第383章 潞国公侯君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3章 潞国公侯君集(2 / 2)

“多少能猜到一些,可汗之所以逼唐皇调集兵马北上驰援并州,无外乎两种可能,一是想合高句丽、苍突厥三国兵力一起聚歼大唐的北征援军,以此给予大唐重创;

并州,尤其是太原城,乃大唐北方军事重镇,更是大唐的龙兴之地,唐皇是万万不会让其有失的,因此,在得知太原城被围后,唐皇所调援兵,必是他短时间内所能调集的全部兵马;

一旦大唐的北征援军被聚而歼之,那么整个大唐以北将再无可战之兵,届时大唐北方的土地、城池,皆可轻易到手;

至于第二种可能,那便是可汗想趁大唐北征援军驰援并州之际,三国合兵南下直取守卫空虚的长安城;

因为只要拿下了长安城,便可挟唐皇以令天下诸侯,让大唐各地兵马不敢轻举妄动,届时只需好好筹谋,整个大唐尽可为囊中之物。”

知道颉利可汗是在考验自己,康苏密笑着说出了自己的分析。

“真不愧是本汗所倚重之臣,一下便猜到了我心中所想,依你之见,两种出兵方略,哪一种更为有利?”颉利追问。

“各有利弊,选其一,虽可最大程度削减唐军兵力,但唐国北征援军覆灭后,唐皇依旧可从较远的南方调兵北上,到时候双方相持起来,咱们肯定吃亏,毕竟三十五万大军的粮草消耗太大了,我们本就缺粮,根本打不起持久战;

若是选其二直接攻取长安,倒是可以借助长安城内的存粮,暂时解决咱们缺粮的问题,可这样一来,同样会出现两个不小的难题;

一是三国举兵南下动静太大,要想做到悄无声息的逼近长安城,绝非三年前那般容易,若是提前惊动了唐皇,对方势必会调兵早做城防准备;

至于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便咱们合高句丽、苍突厥三国之力攻下了长安城,到时候另外两国可不见得会跟咱们一条心到底,若是中途结盟崩塌内斗了起来,都不需要大唐各地兵马出手,咱们就先自相残杀的三败俱伤了。”

康苏密说完,脸上毫不掩饰的露出了深深地担忧。

“利弊分析的很清楚,放开各自的弊端暂且不提,你更支持挥兵南下直取长安是么?”颉利可汗眼露精光道。

康苏密点了点头:“若可汗的最终目的是先下手为强颠覆大唐,挥兵南下直取长安无疑是最佳选择。”

“很好,那就挥兵直取长安!”颉利打定主意道。

“可汗,要攻取长安,自并州出兵南下实为不智之举,依臣所见,还不如像三年前那样,率兵过阴山,然后走会州、原州、泾州、豳州这条捷径进逼长安。”康苏密出言建议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