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嬴政,这位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雄主,在沙丘宫中,生命的烛火竟悄然熄灭。他未曾料到,在他离世之际,一场权力的阴谋正在悄然酝酿。赵高,那个曾经在他身边低眉顺眼的宦官,此刻却心怀叵测。他迫不及待地勾结丞相李斯,意图篡改遗诏,将公子胡亥推上皇位。在他们眼中,扶苏的存在如同一座无法逾越的山岳,他身为嫡长子,又有蒙恬将军的辅佐,无疑是他们篡位路上的绊脚石。赵高心中盘算着,若想顺利推胡亥上位,必须先除去扶苏。他深知,唯有让李斯亲自书写遗诏,才能令扶苏深信不疑。于是,他阴险一笑,对李斯说道:“丞相啊,此遗诏非您亲笔不可。”李斯闻言,眉头紧锁,疑惑不解。他问道:“为何非要我亲自书写?你为何不能代劳?”赵高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回答道:“丞相的小篆字体独步天下,无人能仿。唯有您亲笔所书,扶苏才会深信不疑,遵照执行。”李斯心中明白,赵高此举分明是要将他绑上这条罪恶之船。他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是坚守忠诚,还是为了保住相位而妥协?在权力的诱惑和道德的束缚之间,他最终选择了后者。于是,万般无奈地,李斯挥笔写下了那份命扶苏自尽的诏书。他的字迹苍劲有力,却充满了无奈和悲哀。随即并派快马加鞭传至上郡。同一时间,赵高也在忙碌着另一件事情。他寻来数十筐腐臭的鱼虾,用以掩盖秦始皇遗体散发的气息。他企图用这种卑劣的手段,来混淆视听,瞒天过海。扶苏收到诏书时万万没料到诏书内容是:扶苏拥兵自重,不思精忠报国,修建长城秦直道数年,破坏地脉,诸神共怒,坏我大秦国运,赐其以剑自裁;大将军蒙恬与扶苏一同在外,却不匡正,为人臣而不尽忠,一同赐死。扶苏接到这封诏书的时候,整个人都呆住了,他怎么也想不到诏书里竟然会是这样的内容!当他双膝跪地准备接旨的时候,脑海中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眼前的局面。我到半刻之时,扶苏瞬间清醒了过来。他对诏书的真实性产生了疑虑,但当他看到上面的字迹和印章时,心中的疑惑被打消了大半。他喃喃自语道:“这张诏书上的玉玺乃是父皇随身携带之物,绝不可能交由他人使用。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啊!”然而,蒙恬却对这一切充满了怀疑。他试图劝说扶苏不要轻信这份诏书,认为其中必有蹊跷。但面对扶苏那满脸泪痕、万念俱灰的模样,蒙恬也无可奈何。扶苏手持着始皇帝的宝剑,正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他的娇妻心急如焚,苦苦哀求,用尽各种方法阻止他轻生,终于让扶苏暂时放下了手中的剑,得以苟延残喘一个晚上。心有不甘的蒙恬偶然间得到了一些小道消息,据说圣上在沙丘已经册封胡亥为太子。这个消息让扶苏原本坚定的信念开始有所动摇。毕竟,他一直信奉儒家思想,对于生死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此刻,仅凭一名信使送来的一封难以辨别真伪的诏书,就让他轻易地选择自尽,实在有些不符合常理。就在这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第二道诏书送到了他们面前。这道诏书严厉斥责蒙恬修建大秦直道进展缓慢,并且指责他与匈奴人交往过多,存在谋反的嫌疑,责令蒙恬立刻自我了结性命。蒙恬顿感无比冤枉,但面对这位千古一帝的雷霆手段和不容置疑的诏书,他深知自己已无力回天。最终,扶苏找到了一个幽静之地,毫不犹豫地挥刀自刎,结束了自己悲惨的一生。扶苏惨死后,蒙恬深知即使自己身负冤屈也已无力回天,但手中仍握着三十万大军的兵权,心中着实不甘。然而此时赵高再次下达了第三道诏书,如果蒙恬还不肯自我了断,那么整个蒙家都将面临灭门之灾。为了保护亲人免受牵连,蒙恬最终下定决心选择自尽。蒙恬被押送至指定地点等待自裁,但只要他一日未死,赵高便一日不得安心。终于,蒙恬等来了第四道圣旨:“朕命尔等三日内速速伏法,否则满门抄斩!”“我蒙恬作为统领三十万雄师的大将,以我实力和威望本可轻易举兵反叛,但我之所以甘愿束手就擒,实乃不敢违背蒙氏祖训、和忘不了始皇帝对我的隆恩厚泽。我是为了大秦帝国长治久安、江山稳固,更是为了家中年迈的父母双亲,我蒙恬情愿一死。”此乃一代雄将的临终之言。言罢,他登上一座矮小的土丘,毅然拔出佩剑自刎而亡。直到扶苏和蒙恬自尽的消息传到,一切以成为定局,才敢宣告秦始皇驾崩,胡亥才得顺利继位。胡亥终日无所事事,终日沉迷于美酒和娱乐之中,完美地承袭了他父亲那继续奏乐、继续跳舞的个性特点。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对于政务却显得漠不关心,毫不上心。看到这一切,赵高心中暗自窃喜不已。他立刻向胡亥进言道:"圣上啊!您这样做才是真正伟大君主应有的风范啊!皇帝之所以能够威震天下,正是因为其神秘感让人无法捉摸不透。官员们越是难以见到您的面容,他们便会越发感到敬畏和恐惧。"这一番看似有理有据实则荒谬绝伦的言论,恰巧击中了胡亥内心深处的要害。胡亥被赵高的话深深打动,开始坚信这种观念,并逐渐将朝政大权完全交由赵高掌控。与此同时,赵高、李斯合谋篡改遗诏的消息不胫而走,尤其在皇室子嗣中大为传播。胡亥心急如焚,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上蹿下跳。赵高见状,立刻从怀中掏出早已准备好的名单,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足足十二位皇子和十位公主的名字。显然,赵高这是要将嬴政的子嗣斩草除根,一个不留!如此狠辣手段,简直令人发指,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紧接着,赵高又故技重施,再次搬出那套所谓的“皇位威胁论”来恐吓胡亥:“若陛下您不对这些人痛下杀手,那么您的皇位恐怕也坐不安稳,甚至连龙椅都还没坐热乎呢!此时此刻,万万不可有丝毫心软啊!”当然,为了避免引起众怒,赵高还是稍稍做了一些让步。他精心挑选出几位相对安分守己的皇子以及扶苏的子女们,留下了他们的性命,以此来彰显秦二世的宽厚仁慈之心。然而,这不过是一种表面文章罢了。“啊,那就动手吧!快快将他们处死!但切记,切不可给他们安上什么莫须有的罪名……”胡亥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与恐惧。面对赵高的步步紧逼,这位年轻的帝王终究还是选择了屈服。在纸醉金迷、权力欲望的驱使下,胡亥的理智和亲情被彻底吞噬。最终,他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做出了残酷的决定。而转瞬间,他便将话题转移到了阿房宫的建造上,表示自己希望能够尽快搬进新宫殿,远离秦始皇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从此以后,赵高得以肆意操纵朝廷事务,权倾朝野。而胡亥则愈发沉溺于享乐之中,对国家大事视若无睹,使得秦朝陷入一片混乱和衰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