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笑了笑,反问道:“然而,您如此的尽心尽力,除了得到他这句恭维虚伪的话之外,还得到什么呢?反正,在我懂事以来,就没有见过他由衷感谢您的行动。”
阿父皱了皱眉,回忆了一下,颔首道:“确实如此,特别是你堂姐嫁给曹子桓之后,曹丕对我的态度是敬而远之,感觉十分冷淡。”
我拍手笑道:“曹丕继承了擅骑射、尚武力的家风,自幼习骑射,尤其爱好带着曹休、曹真、夏侯楙、夏侯尚骑射游猎。”
“在十四年时间内放弃自幼养成的爱好,就因为您一本上疏规劝就彻底改了呢?”
“这只能说明曹丕为夺取继承人之位,其戒急用忍超乎常人。不知道,他在背后有多么的恨你!”
“故而,我们对曹操这封信,必须慎之又慎。切不可鲁莽回信,否则将万劫不复。”
阿父被我说得脸色稍变,神情凝重了许多。
我再次提醒:“曹操密函形式到处询征群臣意见,也可以判断他并没有下定决心立曹丕或者曹植为嗣。”
“另外,也可能是意图摸清你们,特别是世家大族代表人物的动向。”
“毕竟,这关系到曹操百年之后,曹魏政权的走向和命运。”
阿父满脸欣慰,抚掌大笑。
“阿瑜不愧是左慈的徒孙,未来的天机阁少阁主,这等见识比阿父高出了不少。体察人心远比坚持理想、操守更能在乱世立足。”
我微微一笑,又道:“从曹昂死后,孩儿感觉曹丕一直就是嗣子备胎而已。阿父,你仔细思量一下,是也不是。”
阿父闻言,开始闭目沉思起来。
一柱香以后,阿父以手加额,恍然大悟道:“阿瑜,所言极是。”
“曹丕继承了擅骑射、尚武力的家风,自幼习骑射。建安二年从宛城乱军之际乘马得脱,年仅十一岁,骑射本领高超,又善书论诗赋,可谓文武双全。”
“然而,曹操几乎未曾表扬过曹丕,反而希望其余诸子成为继承人,先是聪明岐嶷、仁爱识达的曹冲,后是才思敏捷、文采飞扬的曹植。”
“虽然根据嫡长子继承制,曹丕理应成为继承人,但他却只是曹操找到合适人选前的备用人选,地位十分尴尬。”
“从建安十一年至建安十九年,曹丕一直处于虽被培养,但随时可被取代的尴尬状态中。”
“曹操初有意于曹冲,数对群臣称述,但曹冲于建安十三年早逝,年仅十三岁。”
“正如刚才所言,曹冲死后,曹丕宽慰曹操。曹操非但不领情反而说道: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一语道破曹丕的备胎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