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王承恩笑着告诉胡文霆,教坊司里有的是各方面的人才,因为教坊司里的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犯事官员的家属,所受的教育程度都比较高,应该比较能理解胡文霆的意图。
教坊司所处的本司胡同,就在胡文霆住处的东北面不远处,属于黄华坊范围。在本司胡同的南边和北边分别是勾栏胡同和演乐胡同,故名思义,大家就应该知道这块区域是类似于后世的娱乐区或者说是红灯区。
教坊司原属六部之首的礼部,专门在庆典或迎接贵宾时演奏乐曲的,它有众多乐师和多种历代相传的乐器,蔚为大观,里面的人均属于乐籍,相当于官办妓院。
教坊司除招募部分女子外,大多都是不花本钱一本万利的买卖。如鲁迅在《病后杂谈之余》中引《弇州史料·南京法司所记》:“铁铉妻杨氏年三十五,送教坊司,茅大芳妻张氏年五十六送教坊司。”犯人的妻女发配教坊司,在各类野史中记述不少。
其中的一些政治犯,比如说像永乐时期对付政敌,就是尽量要使政敌难堪受罪。还有送教坊司去的,是战争时俘虏了战败者的妻女,或战乱中强夺强掳的民间妇女,这些也是不需要花什么本钱的。
这些人员大多都是精通音律,能弹琴瑟、琵琶等等,或者又是能歌善舞、长相出众的,这又不同于一般的普通妓女了。
前面说了,明代教坊司是宫廷朝会宴享歌舞、俳优、戏曲表演的主要承应机构,其官员(俗称乐官)的职责主要涉及音乐创编、表演以及管理等一系列音乐事务。
明代教坊司乐官,依据有无品阶分为两类:其一,品阶乐官。这类乐官多指宫廷礼乐制度下从事音乐管理、教学、创作及表演的正官,是按品级领取俸禄的文官。其品阶乐官主要有奉銮(正九品)、左右韶舞、左右司乐三种。(《明史·志第五十·职官三》:“教坊司。奉銮一人,正九品,左右韶舞各一人,并从九品。掌乐舞承应。以乐户充之,隶礼部。)
其二,无品乐官,即宫廷官制中没有品阶,但地位又高于一般乐工的乐官。这类乐官是歌工、舞人、俳优、戏曲艺人的直接领导者,多是行业内技艺超群的头号人物,如俳长、色长之属。(《明会典》(卷二)所载:教坊司,奉銮一员,左右韶舞各一员,左右司乐各一员,协同官十五员。)
当王承恩这个内相带着胡文霆来到教坊司的时候,其中所有有品级的官员都已经恭恭敬敬的站在门外迎接,王承恩朝一旁的胡文霆看了一眼,征求他的意见,胡文霆连忙低声对王承恩说了一句:“先进到里面去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