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因地处古四渎之一的“济水”之南而得名。早在商代时就建有谭国,属商王朝的一个方国。据《春秋·桓公十八年》记载,公元前六百九十四年“公会齐侯于泺”。“泺”指的是泺水,发源于在后世享有盛名的趵突泉,是济南见于记载的最早地名。
而“济南”的正式定名,则是始于汉初。据《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中的记载:汉高祖六年,将包括历城、平陵、谷城、卢等地在内一片地方作为齐王刘肥的封地。
汉高后元年,“高后立其兄子郦侯吕台为吕王,割齐之济南郡为吕王奉邑。”吕氏集团覆灭后,汉文帝元年,济南郡又重新复属于齐。
汉文帝十六年,分齐为六国(齐、济北、川、胶东、胶西、济南)。东汉初复置济南国。济南国辖东平陵、历城、着、於陵、台、菅、土鼓、梁邹、东朝阳、邹平等十县。
到了明太祖洪武二年,修建济南府署,当时济南府领有四州二十六县,济南府治设在历城。辖区东及东南界青州府,西连东昌府,南邻泰安府,东北抵武定府,北与直隶省河间府接壤。
胡文霆此次出行是非常低调的,既没有大张旗鼓的打出旗号,没途也没有摆出自己的特殊身份来向地方官员要这要那,都只是向地方官员适当的要一些粮草就作罢了。
来到济南府之后,胡文霆同样打算联系一下历城的知县,向他要一些粮草补充之后,就继续前往辽东的行程。
此时,深谙官场中门道的几名亲兵向胡文霆建议道:“将军,历城只是济南府的附廓县而已,恐怕他们手中并没有储备多少粮草,将军还是直接找济南府索要比较好。”
因为来到济南府之前,途中进行的几次补给,都是几名亲兵负责和当地进行联系的,因此,胡文霆对他们所给出的建议还是比较认可的,于是就决定让他们直接去找济南府进行接洽。
可还等胡文霆安排的人手出发,却有人先找上门来了,来人在小心的核对完胡文霆的身份之后,恭敬的对他说道:“将军,我们大都宪有请您到府上一叙!”
胡文霆听了之后,不由得愣了一下,心想,我在山东有熟人吗?好像自己对山东的官员都不认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