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罕浩特汉译过来就是金刚白城的意思,从它的名字中也能看出其与佛教的渊源颇深。
而蒙古建造都城的历史上,一共有窝阔台时期的哈拉和林还有位于后世锡盟正蓝旗的元上都以及忽必烈的元大都北京还有巴尔斯浩特。
因此,察罕浩特,可谓是不折不扣的最后首都,也算是蒙古汗国最后的辉煌。
察罕浩特在大兴安岭的南侧,南北皆是水草丰美的广袤草原,若再往深处行进则是一座座不大不小的山丘,如果有人来犯,便可以守株待兔在山坡上打阻击战。
城东的山谷可以直通辽东地区,也可以到达科尔沁草原。如果向北行进,则可以直通漠北地区。
而察罕浩特向南行进,距离明朝和后金的边界也不过半天的路。一方面能够使得族内百姓与中原地区互市方便,另一方面还可以遵守同明朝的相关约定,随时调兵前往后金的地盘以帮助明朝人遏制这个冉冉上升的政权。
当然了,当时林丹汗对明朝也是有些忌惮的。毕竟大明和蒙古之间的所谓互市,是林丹完全凭借武力打下来的,并且还是近乎勒索式的。如果明朝一旦变卦,他随时可以调转枪口将矛头直指这块肥肉,尽快的将自己的利益实现最大化。
因此可以说,察罕浩特的地势非常优越,既可以遏制住科尔沁草原以及刚刚兴起的后金,又可以对刚刚归附的漠北诸部施加压力,同时还可随时从大明那里咬上一口。如果一旦发生不测还可以从克什克腾直接往西逃窜,正可谓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
林丹兴致勃勃的回到自己的老巢之后,当然是些志得意满的感觉,想当初自己迫于后金的压力,不得不选择进行西往,结果最终却碰了一鼻子的灰。
而如今在得到大明的支持后,又从西往东,一路横扫过来,所向披靡,让他重新又找回了蒙古大汗的感觉,准备一鼓作气,再接再励继续大干一场。
林丹在察罕浩特城内经过一番权衡之后,还是决定先不和后金进行正面交锋,因为他已经数次在皇太极手上吃了亏,无论是他自己也好,还是手下的将领们也好,心里都有了一个阴影,都不太愿意面对皇太极的后金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