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给崇祯出点子:抓经济,搞钱> 第215章 山雨欲来之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5章 山雨欲来之势(1 / 2)

很快温体仁拟好的几份诏令就被呈送到朱由检的案头。第一份是拟发给辽东方面的,温仁在诏令最前面的一段文字里,对胡文霆从后金手中营救回十多万大明百姓的这一壮举,是极尽了溢美之词,称赞辽东侯绝对是公忠体国的典范,是拯救十数万百姓于水火之中的大英雄等等。

随后,温体仁就话锋一转,先引用了张九龄《西江夜行》一文中的一句: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然后开始娓娓阐述道,人们无论走到哪里, 都没法不时常思念自己的故土家园,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也有他的过去。人对故乡感情是永远也难以割断的,而且会越来越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不断的梦境。

因此,诏令希望辽东侯能把好人做到底,送佛到西天,在辽东方面各部门的协助下,尽快安排好那些百姓的返乡事宜。

同时诏令中还不露痕迹的对胡文霆进行了提醒,说陛下一直是以爱民着称的,就连在派人对付那些作乱流寇的时,陛下都会说上一句:“寇亦朕赤子”,希望朝廷官军在对他们进行围剿时,能对那些普通流寇手下留情。

因此,建议胡文霆绝不能因为一时舍不得这一批免费的劳动力,而对遣返事宜进行拖延,进而损害到陛下的英名。

诏令最后还要求辽东各级衙门,在接到此诏令之后,一定要迅速行动起来,让那些百姓得以早日踏上回乡之路。

对于这份声情并茂的诏令,朱由检根本不察觉到其中隐藏着的一些猫腻,反而在看到那些往自己脸上贴金的语句时,更增加了对温体仁这名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大明首辅的好感,最后,朱由检对这份诏令一个字都没有进行改动,就在后面划了一个准字,表示可以正式下发了。

第二份诏令是发给郧阳巡抚卢象升,要求卢象升从接到这份诏令开始,马上停止向回隆镇输送流民,以免给回隆带去太大的压力,同时也给京南地区的安全带来隐患。

诏令中还隐晦的对卢象升提出了一些批评,让他多学一学胡文霆的一些做法,要想方设法在自己所管辖区域内安置掉这些流民,而不是把压力转嫁给别人。

这份诏令,从表面上看,也似乎是在帮胡文霆减轻压力,其中还包含了对胡文霆的称赞之词。因此,朱由检在迅速的浏览了一遍之后,也是大笔一挥,完全照准了。

最后一份诏令是发给回隆镇的,从表面上看,诏令中的言辞也是非常恳切,说什么为了减轻回隆镇方面的经济压力和治安管理压力,希望他们能暂时停止再从外部引进流民等等,好像一切都完全是在为胡文霆考虑似的。

朱由检看了之后,同样是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也是对诏令的内容,没有进行过任何的修改就照准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