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胡文霆的建议下,朱由检对朝廷的人事,进行了一番幅度很大的调整,换上了一批年富国强,思想较为活跃,对新事物有较强接受能力的人。
胡文霆的老朋友范景文,先是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又因为范景文曾先后从事过刑部、吏部、兵部等方面的工作,而且还曾在南直隶担任过右都御史一职,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对大明的全盘工作进行好的统筹,于是他又进入内阁,成为了新一任的内阁首辅,加封中极殿大学士称号。
作为在军事方面颇有建树的卢象升,朱由检本来是想让他去担任兵部尚书一职的,可是胡文霆考虑到大明今后会不断的向外进行扩张,而卢象升的性格又过于耿直,并且按照他所接受的儒家思想的教育背景,很可能会对大明的一些扩张行为提出反对意见,因此,由他来担任兵部尚书一职,反倒不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胡文霆与朱由检经过一番沟通之后,最后把卢象升安排到刑部去担任尚书,但同样也进入了内阁,外加一个武英殿大学士。
而与胡文霆交情并不是很深的孙传庭,却因为胡文霆比较欣赏他善于变通的行事风格,当然了他的军事能力也不会卢象升逊色多少,于是,胡文霆就向朱由检建议,所孙传庭放到了兵部尚书的位置上,而且也是内阁成员之一,加封文华殿大学士称号。
而在已经是七十多岁高龄的原户部尚书毕自严的推荐下,胡文霆前世的老乡张国维出任了户部尚书一职,同样也成为了新组建的内阁成员,并获封一个文渊阁大学士称号。
对于工部尚书一职,胡文霆本来是打算推荐宋应星来担任的,但考虑到宋应星为官的资历太浅,一下子就把他提到工部一把手的位置,先不说会不会因此招来一些非议,而且这对宋应星本人来说,也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毕竟,俗话说得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因为宋应星在官场上资历太浅的缘故,导致他没能在官场上培养起一批自己的亲信,那么今后他想要推动工部的各项工作时,肯定就会不是特别的顺畅。
于是,胡文霆最终还是向朱由检建议,先把宋应星安排在工部侍郎的位置上干一段时间,等他在官场上有了相应的基础之后,再考虑是否把他扶正。然后,胡文霆又建议把同样对机械设计制造比较感兴趣的孙元化,给调回京城来担任工部尚书一职。
而作为部之首的吏部尚书一职,朱由检和胡文霆两人却是在讨论了很久之后,才总算把人选给确定了下来。
朱由检最初是打算由劳苦功高的洪承畴来担任这一职务的,但却被胡文霆给否决了,但胡文霆又不能给出明确的理由,他总不能把洪承畴在原来历史上曾经有过的那些不堪表现,作为否决他的理由给说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