嚣张归嚣张,刘长做什么事都是光明正大的。
到了长安,被扣下,有关部门审讯完毕,上奏刘恒,列举了一系列罪责,最后说淮南王刘长造反,证据确凿,应该判死刑。
不知道刘恒是真不忍心还是假装谦虚,他不同意,说下不了这个手,你们再议一议,看能不能免了这个死罪。
有关部门不同意,说无论如何刘长也要判死刑。
刘恒还是不同意。
最后妥协结果,死罪免掉,废掉淮南王封号,发配蜀郡为民,其余同谋者全部诛杀。
刘恒在判决书上还加了两句,每天给刘长五斤肉,两斗酒,他的那些女人,选十个他最喜欢的陪着他。
从法律角度来讲,刘恒的判决太宽大;从人情角度讲,刘恒对刘长可算仁至义尽。可就因为他是刘恒,问题又出来了。
无论之前做代王,还是现在做皇帝,刘恒都是以仁孝名闻天下,至少别人都是这么说的,他自己也是这么标榜的。可是刘长现在废了,万一再出点什么事,他就不可避免摊上一个手足相残的不怎么好看的帽子。
袁盎觉出来了,他去提醒刘恒,说陛下你一直惯着淮南王,结果搞成现在的局面,淮南王脾气很硬,被这么突然一打击(暴摧折之),他会不会受不了啊,那时候陛下可有杀弟之名了,陛下考虑一下?
刘恒说没事,我就是让他受点苦,知道轻重,过段时间还让他回来。
袁盎不说话了。
袁盎说对了。刘长在路上对他的侍从大发感慨,都说我勇猛,勇猛个屁!我啊,太骄傲,不听别人劝,如今成这个样了。人生一时间,不能像现在这个样子活!
刘长绝食身亡。
刘恒得知死讯,哇哇大哭,饭都不吃了。
袁盎赶紧去请罪,说陛下你看我这人口没遮拦,一不小心给说中了,陛下不要伤心过度,国事要紧。
刘恒说,我不听你的话,结果让自己亲弟弟死了,我后悔啊。袁盎说这都过去了,没必要后悔,再说陛下你有三件事做得令世人敬仰万分啊,足以盖过这杀弟之名。
“哪三件事?”
“陛下还是代王时,太后生病,陛下床前照料,觉都不睡,太后吃的药都是陛下先尝过才下口,即便是当年的曾参(孔子弟子)也远不及陛下啊;当年诸吕刚刚告灭,长安城里大臣专权,陛下以万夫不挡之勇驾临这不测深渊,虽古之勇士孟贲、夏育也不及啊;陛下即位时谦让了五次,当年尧帝要传位给许由,许由也不过让了一次嘛,陛下比许由还多了四次。陛下让淮南王去蜀郡,不过是想让他受点苦,改过自新而已,沿路的地方官照料不当,淮南王才遭此大难,所以说跟陛下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