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西汉爆浆史> 第63章 袁盎逍遥 贾谊神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章 袁盎逍遥 贾谊神策(2 / 2)

她把袁盎招来,重重感谢,还赏了一笔钱。

依照惯例,袁盎这种喜欢说话的人,在中央是干不长的。他也跟贾谊一样,被调到陇西边疆做都尉,刘恒这是在保护他。

袁盎果然是一把好手,放到哪里都闪光。袁盎对边兵士卒非常好,士卒们对袁盎感激不尽,都愿意给他卖命。

后来袁盎得到晋升,去齐国做丞相,后又转调到吴国做丞相。

吴王刘濞独霸一方,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袁盎这种帝国政府派去的官员,肯定是刘濞幕僚的打击对象。

又是袁种来出主意,说叔父你去吴国后,什么也别插手,天天喝酒就好了,吴王不会怎么样你。袁盎照做,果然跟吴国上下处得一团和气,刘濞也很赏识他。

袁盎的人生还没完,后文会继续出场。

袁盎这个人很有弹性,而且放到哪里都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他的遭遇跟贾谊几乎一模一样,但是两个人性格不一样,其结果也是天差地别,贾谊自然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贾谊做了三年郁闷的长沙王太傅,某天接到通知,皇帝要招他回长安。

当时刘恒刚刚祭祀完天地,忽然对鬼神之事感到比较迷惘,贾谊来了,刘恒就单独向他请教。

读书多的人就有这么个好处,你要聊什么他都懂。贾谊开始为刘恒解惑答疑,刘恒听得入神,一直听到大半夜,身体离开席位了都不知道(当时都是席地而坐)。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听完后刘恒大发感慨,几年不见贾生,本以为自己已经超过他了,现在看来还差得远啊。

没多久,刘恒下令调贾谊给梁王刘揖做太傅(老师),刘揖是刘恒的小儿子。虽然看起来是平调,但长沙王一点地位都没有,梁王是正宗的皇子,同为太傅,不可同日而语。

尽管太傅是个没权利的虚衔,贾谊仍旧积极参政,他又给刘恒上了一道奏疏,内容很长,基本上说了两个话题,一个是诸侯问题,一个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

诸侯国实力日渐膨胀,尤其吴国楚国齐国最强。这三个国虽然都姓刘,但是跟刘恒都不是至亲,即使至亲也不能保证什么,又有济北王刘兴居、淮南王刘长造反的前车之鉴,贾谊就建议削藩,并且给出了具体方案,不是直接削掉,而是割成一块一块的小国。

这样一来,如果某一个诸侯王死了并且没继承人,其领土可以名正言顺收归中央;如果某个诸侯王犯了法,也可以撤销其王权,即便心怀不满,也没有对抗中央政府的实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