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女人不是坏人。
后来他得到一个机会,跟着当地官员去长安出差,他是读书人嘛,带着他写写画画什么的,当小卒子,估计这个机会是他自己争取到的。
到长安后去公车署上书,泥牛入海,几个月没回音。朱买臣穷,没饭吃了,他甚至都做好准备上街当乞丐。
这个时候,贵人适时出现了,严助,吴县老乡。严助前边提到过,他家有钱,很早就来长安混了,混得还很好,给刘彻做笔杆子。
严助把朱买臣推荐给刘彻,刘彻留下了,也做笔杆子。
修朔方城之时,公孙弘严词反对,刘彻把朱买臣抓出来和公孙弘论战,朱买臣总算出头了。但是一直升迁不上去,顶天是个中大夫,不管事的虚职。
朱买臣属于不甘心的那类人。按照做官的一般规律,京城,外放,京城,朱买臣自己请求外放做地方官。他想做老家会稽郡太守。当然他找的理由很雄伟,替国家荡平东南沿海的越人。
刘彻同意了,因为他确实想肃清东南,朱买臣也是会找机会。不过朱买臣的小心思还是瞒不过刘彻的,刘彻半开玩笑地跟朱买臣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你现在要回去了,感觉怎么样啊?
感觉肯定好得不得了。朱买臣拿到委任状后,实在耐不住心痒,准备显摆显摆。
低调的显摆,是为真显摆。朱买臣去了会稽郡设在长安的府邸,就是会稽郡驻京办公室。他和驻京办的人熟得很,都是会稽同乡嘛,经常去蹭个饭什么的。
驻京办人员正在屋内扎堆喝酒,看到朱买臣也没拿他当外人,打个招呼继续吃。朱买臣进内屋和驻京办主任一起吃,吃到快饱的时候,把委任书故意漏了一角出来。
驻京办主任好奇,伸手就去抓,把整个委任书抓出来了,一看傻了,眼睛瞪溜圆。
嗯?
嗯!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驻京办主任夺门而逃,让外边喝酒的小科员们来拜这位新任的顶头上司。
喝多了吧?朱买臣你又不是第一天认识……
喝多的是你,你去看啊。
去就去,进去一个看了,而后连滚带爬出来,是真的……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