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西汉爆浆史> 第172章 法治及人权改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2章 法治及人权改革(1 / 2)

赵广汉死得可惜,不只是说老百姓怀念他,对于刘询来讲,他真该和赵广汉坐下,哥儿俩喝喝酒聊聊天。

这俩人的业务风格很像,喜欢实在的东西,不玩虚的。

这跟刘询的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

我们前文提到过,刘询从小就是个胡同串子,老百姓的事儿他是真的懂。老百姓不会关心X个代表,X荣X耻,第多少届什么全会又出了什么决议之类,老百姓关心房价、油价、柴米油盐价。

霍家党覆没的那一年,刘询发红头文,降低盐价。

自武皇帝开始搞盐铁专卖以来,盐的价格一直高得可怕,因为国家要靠这项收入赚钱,但是盐又不能不吃,所以民间的意见非常大,昭皇帝时期还开过一次盐铁会议,说要取消盐铁专卖,最后也没达成一致,不了了之。刘询这道降价令在当时造成的影响,大概可以和2006年中国取消农业税相比。

武皇帝时期,打了几十年的仗,尽管都是对外战争,但从某种程度而言,称其为乱世并不过分,乱世用重典,所以张汤杜周如鱼得水,当时的地方官也尽是挑选狠角色,连外派的绣衣使者都是扛着大刀杀遍全国。当然,这不是什么好事情。

经过昭皇帝十三年的和平,乱世不再,隐隐约约盛世要回归。刘询亲政后,对武皇帝制定的,霍光一直延续下来没怎么变的那一套,很不看好。外边不打仗了,国内自然就安稳了许多,都不用去逼,狠角色们没有发挥的地方了。这种时候,再弄一些张汤一样的人出来,简直是没事找事。免不了要改革。改革分两种,自上而下,叫变法;自下而上,叫革命。现在大家过得都挺好,没人搞革命,改革的事儿,是刘询主动提出来的。

在这样稳定的环境下,刘询没有坐享其成,还主动寻思着怎么让大家过好一点儿,千古明君传里,应该重重为刘询写上一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