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么多儿子,那么多侄子,一个都不来,偏偏是你这个没爹的苦孩子来陪着我,这么久都没离开过,好啊,好。王家下一辈我不担心了,有你啊。我不责怪,我高兴都来不及,死了我也没牵挂了。”
“大伯别说了,吃药。”
元后和刘骜来看王凤,王凤对元后说,咱家就王莽这么一个好孩子,一定不要亏待他。
这一年王莽二十四岁,整个长安城都已经知道他了,王家晚辈里唯一一个文化人。
后来王莽枯燥的陪床生活多了一个伴儿。
也不是什么外人,王家大姐王君侠的儿子,王凤和元后的亲外甥,王莽的大表哥,淳于长。当然他也是皇帝刘骜的大表哥。
给淳于长加这么多头衔,是因为最近我发现我这个年龄带的人,尤其是独生子女,尤其是雌性独生子女,她们搞不明白亲缘关系,姑舅堂表一说,就迷茫了,就如同告诉她们向东五百米向南拐第二个路口之后得到的反应一样。我楼下幼儿园的小朋友现在都天天唱儿歌,爸爸的姐妹叫姑姑,妈妈的姐妹叫阿姨...为我们这一代普遍比较失败的幼儿教育默哀。
这里简单普及一下,明白人请自动忽略本段。
叔叔和大爷(伯伯)家的孩子叫堂姐妹兄弟,大姨二姨小姨家的、姑姑家的、舅舅家的孩子都叫表兄弟姐妹,哥哥弟弟家的孩子叫侄(女)儿,姐姐妹妹家的孩子叫外甥(女),自己的儿子叫亲儿子,自己的女儿叫亲女儿。
不知道五服这个概念还能撑几代。
普及完毕。
淳于长和王莽俩人都守在王凤床前,熬药喂饭,端屎端尿,谁也不嫌麻烦不嫌脏。
我们可以把这个画面定格,很有些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