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昂轻叹道:“其实不止是诸葛一族,像徐淮一带的,不少都对我曹氏带有敌意,就像鲁子敬、步子山他们。”
“那,那他们为何……”
曹彰惊奇道。
“只能说是命运使然。”
曹昂开口道:“鲁子敬是在讨袁之战中被我意外擒获,而步子山则是因为步练师,像他们,或许会选择待在我麾下驱使,但绝不会待在父亲麾下,这就是我为何要这样做的原因所在。”
“还真够复杂的啊。”
曹彰依旧有些惊奇道。
“是挺复杂的,但他们除了待在我麾下驱使,已然是没有别的出路了。”
曹昂微微一笑道:“因为我现在领荆州牧,故而他们今后想要跻身仕途或扬名于地方,都必须要通过我举荐才行。”
“诸葛孔明是极具性格,且极具才华的璞玉,而今下我军所控制的不止是荆州,还变相把出入他地的路全给锁死了,这代表着什么?除了选择我,昨日受邀的那帮才俊,已然是没有别的选择了。”
“大兄,你太可怕了。”
曹彰瞪大眼睛,看着曹昂说道:“谁要是跟你为敌的话,那下场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你呀。”
曹昂伸手轻拍曹彰脑袋,笑骂道:“想的倒是挺多,走吧,别叫老师他们等太久了。”
“嗯。”
曹彰应了一声。
不多时,曹昂、曹彰、典满、许仪一行赶到正堂。
“拜见公子!”
“拜见使君!”
随着曹昂的到来,在堂内所聚众人,无不起身朝曹昂作揖行礼。
这人是少了不少啊。
扫视着堂内众人,曹昂的心底生出感慨。
不知不觉间,聚集在曹昂身边的人,除了贾诩、阎象、娄圭、刘晔这几位外,剩下的从原先的南阳籍,逐步变成了荆北、荆南籍,当然还有少数别的籍贯的。
像袁涣就任江夏太守,郝普就任宜都太守,鲁肃就任南郡太守,胡济就任襄阳太守,除此以外,郭攸之接替满宠就任南阳太守,赵俨接替李通就任汝南太守,邓芝被曹昂举荐为沛国相,樊建被曹昂举荐为陈国相,杜袭接替乐进做了庐江太守,韩暨接替李整就任九江太守……
这一系列的安排与调任,都是曹昂经过深思熟虑下才决定的,这是整合荆宛汝淮徐一带的重要组成。
“公子,经过这段时日的调整,各地驻防基本都已明确下来。”
在曹昂感慨之际,贾诩起身作揖道:“虽说仍牵扯到部分兵马调动,加之荆北诸郡的宗贼肆虐,但后续征东将军府调度得当,基本上影响不到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