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过之后,就是震撼。
因为苏婉清虽然抽象。
但现在苏芷若也不得不承认。
苏婉清在经过这么多次的模拟后,也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大夏三年十一月十三日,被嘲讽之后,在羞恼之下,苏婉清再次对洛阳城发起猛攻。】
【但在发动猛攻的同时,她却心思缜密。】
【因为苏婉清看似被嘲讽破防,实则却依然打着示敌以弱的心思。】
【因此,在她的猛烈攻势下,暗藏步步杀机。】
【一条计谋也由然而生。】
【大夏三年十一月二十日,苏婉清所率之部,因久攻不克的情况,士气和信心逐渐下降,战斗力也受到了影响。】
【但如此情况,大将军苏婉清却视若无睹,还屡次因攻城未果,辱骂身边将校废物,并放言在攻不下城,便一日斩一人。】
【次日,攻城未果。】
【苏婉清斩杀一人,并鞭策诸将,以泄心中之怒。】
【夏军人人自危。】
【同时,因久攻,大军物资匮乏的原因,苏婉清开始派遣军士在洛阳周遭村庄收集粮草。】
【然而,这却是一条苦肉计。】
【因为平日内,苏婉清虽然身份高贵,居于众将兵之上。】
【但依然遵守着脑中不知从何学来的权谋数术——】
【“说者不亲其言废,动者不亲其疑生,谋者不亲其计穷…百姓亲武王伐于牧野,士卒亲吴起战于西河。”】
【亲士卒而爱将校。】
【与麾下军兵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出手大方,深得夏军与将校之心。】
【因此,这一切皆只是演给叛军所看之景。】
【在深夜,苦肉计正式启动。】
【一部分看似在外收集粮草的军兵,偷偷前往洛阳城,投降于叛军。】
【叛军主将虽谨慎,但看着寥寥数人的样子,和打着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想法,还是接纳了他们。】
【在他们口中,叛军主将得知城外夏军情况,心有所动。】
【“夏军粮草匮乏,每天只吃菜。”】
【“久攻不克,士气萎靡,应当趁机袭之,当大胜。”】
【可出于谨慎的性格,叛军守将思虑良久,终究还是忍住了。】
【但在之后的日子里,投降于叛军的夏军士卒越来越多。】
【而得知的消息虽然也不重样,但亦与此前降军言语差不多,皆是夏军士气萎靡,粮草匮乏。】
【再加上,每日苏婉清越发频繁的攻势和夏军低迷的攻势,使得叛军守将终于上钩。】
【终于大夏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亲自统率步、骑三万余人,准备攻击夏军。】
【而叛军的异动被严密关注叛军情况的苏婉清看在眼里,知敌已中计,心中大喜过望。】
【于是命令军队集结,假装被袭逃跑,引诱敌军,以使其疲惫,反攻为胜。】
【左右将校看在眼里,忧在心中,纷纷出言劝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