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第五十一章 祸乱朝政——杨国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一章 祸乱朝政——杨国忠(2 / 2)

杨国忠就派御史捕人强制送到军所,早在征南诏之前,唐朝的精锐部队、精兵猛将早就集中在西北的安西、北庭、河西、陇右、朔方这些地方,而剑南没有唐朝精锐部队,两京及河南北无武备,几乎没有军队。在鲜于仲通失败之后,杨国忠从两京及河南北征募的是一些缺乏战斗力的平民,由这些平民组成军队征战南诏。

王鉷被杨国忠陷害致死,从前属于王鉷的权势悉归杨国忠,但他仍不满足,借邢縡案牵连李林甫,让邢縡指证李林甫与王鉷兄弟和阿布思暗中结交,又让哥舒翰从旁作证,唐玄宗因此疏远李林甫,杨国忠开始和李林甫为敌。李林甫去世,玄宗任命杨国忠担任右相,兼文部尚书,判使照旧,杨国忠以待御史升到正宰相,身兼四十多个使官。

杨国忠的亲信京兆尹鲜于仲通、中书舍人窦华、侍御史郑昂等授意选人,请求玄宗给杨国忠在省门立碑,歌颂其选官有“功”。玄宗让鲜于仲通起草碑文,并亲自修改了几个字,鲜于仲通为了向杨国忠献媚,便把这几个字用黄金填上。

关中地区连续发生水灾和严重饥荒,玄宗担心会伤害庄稼,杨国忠便叫人专拿好庄稼给玄宗看,并说:“雨水虽多并未伤害庄稼。”玄宗信以为真。之后,扶风太守房琯奏报当地出现水灾,杨国忠便叫御史审问他,从此再没有人敢汇报实情。

杨国忠采取两面包夹南诏的策略:派遣剑南节度留后李宓率领唐军从北方进攻南诏,从安南都护府调兵从东南面进攻南诏,由于南诏方采取诱敌深入对策,将唐军引至南诏都城大和城后闭壁不战,加之唐军长途跋涉,粮草不支,遭受瘴疫之苦,水土不服,结果唐军全军覆没。杨国忠再次遮掩败绩,仍伪造捷报上书朝廷,但写史的人因为极端厌恶杨国忠而夸大了唐朝的损失,把李宓写成了死在南诏,并将唐朝损失的人数夸大为七万、十万等多种说法。实际唐朝损失人数远少于此数,且高适《李云南征蛮诗》记载李宓在征南诏之后返回了长安,“归来长安道,召见甘泉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