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第四十一章 闽国末帝——王延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一章 闽国末帝——王延政(1 / 2)

王延政,人称十三郎,五代闽王审知第十三子,闽惠宗王延钧、闽景宗王羲之弟,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皇帝,末代君主。闽景宗授王延政为建州刺史、镇安军节度使,封富沙王。闽景宗荒淫,王延政多次劝谏,景宗不听,反以兵攻之。王延政遂在建州自称皇帝,国号大殷,改永隆,为天德元年。闽景宗被弑后,朱文进自称知闽国事,后晋册其为闽国王,王延政进兵讨之,留从效乘机割据于泉州,闽地大乱。闽国其余诸将仍然拥王延政为主,遂又恢复国号为闽。南唐乘机出兵击闽,连下数州。次年攻下建州,王延政投降,闽亡。南唐将其族尽数迁到金陵,封其为鄱阳王,又封光山王,去世。

王延政,初任都教练使,其兄王延钧继位闽王之位。父亲王审知的养子建州刺史王延禀,谋夺王位,率领水军袭击福州,兵败被杀。王延钧便派王延政到建州抚慰军民,出任建州刺史。

王延政的八哥王延曦,继位闽王之位。王延曦继位后,骄淫暴虐,猜忌宗族,王延政在建州整治军队,经营武备,曾多次写信劝戒王延曦,反遭王延曦斥骂。王延曦派亲信到建州,探听王延政的隐私,监视王延政的军事行动,被王延政驱逐,二人因此结怨。

王延羲攻打建州,开启了闽国内战。王延羲派遣统军使潘师逵、吴行真统兵四万攻打王延政,潘师逵屯军在建州城西,吴行真屯军在建州城南,都隔着水设置营地,焚烧了城外的房舍。王延政求救于吴越国,吴越王钱元瓘派宁国节度使、同平章事仰仁诠、内都监使薛万忠统兵四万去救援他,闽国丞相林鼎谏阻王延羲,王延羲不听。潘师逵分兵三千,派都军使蔡弘裔领着他们出战,王延政派其将林汉彻等在茶山把他们打败,斩首千余级。

王延政募集了一千多敢于冒死的士卒,乘着夜间涉水,潜伏进入潘师逵的营垒,顺风纵火,城上擂鼓呐喊来响应他们,战棹都头陈诲杀了潘师逵,潘师逵的兵众都溃散了。王延政率领兵卒要进攻吴行真的营寨,还未等到建州兵涉水过来,吴行真和将士就弃营逃走,死亡达万人。王延政乘胜攻取了永平、顺昌二城。从此以后,建州的兵卒开始强盛起来。

吴越国仰仁诠等率援军到达建州,王延政因为闽国福州兵已经败走,取出肉酒犒劳他们,请他们班师回吴越。仰仁诠等不依从,在建州城的西北扎营,王延政害怕,又派人向王延羲请求发兵救援。王延羲任命泉州刺史王继业为行营都统,率兵二万来救援,并且送信责备吴越国,派遣轻兵断绝吴越国的运粮道路。正好遇上长时间下雨,吴越兵粮食用尽,王延政派兵出击,大破吴越军,俘虏斩杀上万人,仰仁诠等乘夜间逃走。

王延政修筑建州城池的周围二十里,请求王延曦在建州设置威武军,他自己担任节度使。王延曦因为福州称威武军,便以建州为镇安军,任命王延政为节度使,封为富沙王,王延政却把镇安军改称为镇武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