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第二十二章 割据朗州——王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二章 割据朗州——王逵(2 / 2)

马希萼在衡山又得到很多将领的拥戴,自称衡山王,招募军队,并向南唐借兵,准备反攻长沙。楚国由此分裂为长沙(马希崇)、衡山(马希萼)、朗州(刘言、王逵)三股势力。

当时,马希崇纵酒荒淫,已是大失人心,畏于朗州、衡山两面夹攻,也秘密向南唐求援。南唐早已做好准备,命大将边镐率军进入楚地,先后迫降了马希崇、马希萼,楚国至此灭亡。

楚国的湖南之地,除朗州、澧州为刘言、王逵所割据外,其余诸州尽入南唐,岭南诸州则为南汉所夺取。

楚国灭亡后,边镐被拜为武安军节度使,镇守潭州,屯兵益阳,准备进取朗州。但边镐在经略湖南时“抚宇无方”,以致“士民不附”。王逵早有“恢复湖南”之意,在南唐召刘言入朝时,力劝刘言出兵攻打边镐。

刘言遂以王逵、周行逢、何敬真、张仿及牙将蒲公益、朱全琇、宇文琼、彭万和、潘叔嗣、张文表十人为指挥使,领兵分部攻打潭州。

王逵、周行逢等水路并进,连取沅江、益阳、桥口、湘阴等地,仅十日便攻至潭州城下。边镐当时正忙于应对南汉,且因部下多称刘言忠顺,对其未有防备,及闻朗州兵至城下,只得仓皇弃城而逃。王逵由此入据潭州,自称武平军节度副使、权知潭州军府事。

朗州军随后又攻取了湖南重镇岳州,各地戍守的唐军闻讯,皆相继撤出湖南。湖南之地除郴州、连州已为南汉所据外,其余诸州皆为刘言、王逵的朗州军所收复。

王逵之后又乘胜南征,同时调集朗州的溪洞蛮兵,合兵五万攻打郴州,意图恢复楚国旧疆。南汉大将潘崇彻领兵北上,与湖南军战于蚝石,王逵因军队“疲而不整”,被潘崇彻“纵击大破之”,伏尸八十里,败回潭州。

后来,刘言又表奏后周,以潭州残破为由,将湖南的治所由潭州迁往朗州,周太祖郭威升朗州为大都督府,以武平军取代了原武安军在楚地的地位,承认了武平政权对湖南之地的统治。刘言以朗州大都督、武平节度使之职,节制武安、静江等军,统治整个湖南。王逵被拜为检校太尉、武安军节度使,周行逢则担任王逵的行军司马,领集州刺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