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皮革厂,那在当时可是雅安相当出名的企业,曾经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雅安的皮革制造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早在明清年间,雅安就有好多户人家开着小作坊搞皮革生产。后来到了民国时期,雅安成为西康省会的时候,当时专门筹建了个制革厂。皮革厂筹建第二年,就正式投入了生产,而且生产出来的二十多种产品,在整个康川地区的各个县里都卖得十分火热。等到了解放之后,皮革厂被人民政府给接管。皮革厂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家国营企业。当年皮革厂生产的“星牌”皮鞋,曾经名声在外、家喻户晓,可以说是红极一时。只可惜,现如今曾经辉煌一时的雅安皮革厂,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风雨之后,最终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当年的皮革厂的产品都是真皮制作,从原皮到成品都是经过严格流程。硝皮是皮革制作流程中的头一道工序。所以硝皮车间是皮革厂的第一车间。硝皮就是把毛皮放进碱水里好好地处理一番,简单来说就是把动物皮搁进碱水里使劲搓揉 ,这样就能把毛皮上面的油脂给洗掉啦。然后还得拿清水把残留的碱水洗干净才行。紧接着,再把漂洗好的毛皮泡到芒硝里头,等泡够时间了再捞起来,然后把油皮给铲除干净,最后重新放回缸里继续浸泡。
……
因此,硝皮车间无疑成为了整个皮革厂里最为辛苦劳累的地方。由于学校要求班上的学生都要参与到工厂各个车间的劳作之中,而李雨、杨北涛以及向成东三人身材高大,自然而然地便被王老师选派到了这里来。
对于这样的安排,杨北涛心中颇有微词,他愤愤不平地对王老师抱怨道:“王老师,您这么做是不是存心刁难我们呀,怎么总是把我们往条件艰苦的地方送呢?”
王老师听后,不禁笑了起来,回应道:“谁让你们几个是班里个头儿最高的呢?要是你能变得矮一些,那我肯定不会安排你过去啦。不过什么都有好有坏,虽然那个车间工作会比较辛苦些,但好的是那个车间每天上班就只有半天,所以你们每天只需在那儿劳动半天就可以了,剩下半天时间你们可以自由自在,这不挺好的吗?”
当得知只需劳动短短半日时,杨北涛的脸色也缓和了许多,嘴里嘟囔着说道:“嗯,这样还算说得过去吧。”随后便不再吭声,表示接受了这一安排。
当李雨、杨北涛和向成东走入硝皮车间的时候,那位专门负责指导他们此次"学工"活动的老师傅立刻迎上前去,脸上洋溢着亲切而又热情的笑容。
老师傅首先领着李雨等人步入车间内部,耐心细致地为他们逐一讲解每一道工作流程。从原材料的选取,到初步处理的步骤;从化学制剂的调配运用,再到各种工具设备的功能用途等等,无一遗漏。随后,老师傅带领着他们走到位于车间门口的一间小屋跟前停下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