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穿越到民国成为何大清> 第18章 银行办业务被盯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章 银行办业务被盯上(2 / 2)

“法币都拿出来,现大洋留下135块!”

…………

没过多久,四人都来到了堂屋。

“爹娘都弄好了没!”

“嗯,好了!这就可以出发!”

刘云紧了紧身上的包裹。

随后三人离开这家院子。

刚出胡同,就找了两辆人力车(黄包车)。

“师傅!去西交民巷!”

“得嘞,您坐好!”

甩开脚步,就往前飞奔着。

(西交名巷民国时,多家银行都在这里设立了银行网点)

【北平地区的民营商业银行数量不少,有着名的“北四行”“南四行”,还有中孚、华国农工、大生、国华、聚兴诚等一批在北平设立分行的银行。

“北四行”指盐业、金城、大陆和中南四家银行。盐业银行于1915年成立,总管理处设于北京,后于1928年8月迁至天津,1935年12月迁至魔都,改为总行。盐业银行北平分行于1915年3月26日成立,地址在北平前门外西河沿。

金城银行于1917年5月成立,总行设于天津,北平分行同时成立,总经理处设于北平分行内。大陆银行于1919年3月成立,总行设于天津。中南银行于1921年6月由南洋侨商发起创办,总行设在上海。

1923年,“北四行”合组成立四行储蓄会,除办理储蓄业务外,经营商业银行一切业务。

“南四行”是指新华信托储蓄银行、魔都商业储蓄银行、浙江兴业银行和浙江实业银行,其中前三甲银行均在北平设有分行。

民国时期四大国有银行:华国银行、华国交通银行、中央银行、华国农民银行。

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夕,前大清银行总分行号均先后停业。原大清银行帮办陈锦涛、魔都分行经理宗汉章,在驻沪大清银行原股东的支持下,请求南京临时政府将魔都大清银行改组为华国银行。魔都华国银行于1912年2月5日开业,南京分行2月15日开业。 1912年4月1日北洋政府重新成立华国银行筹备处,并于1912年8月1日在北京正式成立华国银行,同时将魔都华国银行改组为分行。1913年月4月15日,北洋政府公布了华国银行第一个则例。 华国银行为官商合办的股份有限公司,总行设于北平,资本额为银元6000万元,官商各半。总裁副总裁由政府直接任命。华国银行从1912年2月成立即开始发行纸币,至1942年6月底止。

交通银行

交通银行是由官商合办的股份有限公司。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筹备,1908年3月4日开业。清朝末年,交通银行是享有代理国家发行纸币权的银行。1916年,北洋政府明令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同具中央银行性质。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该行又是国民政府指定的国家银行之一,与中央银行、华国银行、华国农民银行并驾齐驱,俗称四大行。交通银行历年发行各种纸币到1936年12月止,共发行大银元票元,辅币券余元,小银元票余元。交通银行所发行的纸币计有:银两票、大银元票、小银元票、铜元票、辅币券五种。其中银两票有2版,大银元票11版,小银元票4版,铜元票4版,辅币券3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