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3章 滑翔伞下山(1 / 2)

早上海上慢慢升起的太阳,红光穿透薄雾,温柔地洒在了青翠的山峦之上,万物似乎都在这柔和的光线中苏醒,也照亮了选手们疲惫但坚定的面庞。

鳄鱼山的挑战赛进入了第二天,选手们在经历了一夜的风雨后,终于迎来了黎明。大家迅速收拾好营地,准备迎接今天的挑战。

早上八点,大会的大喇叭响起,传来了浑厚而清晰的声音,宣布了:“这次比赛的终点,是鳄鱼岛正西方的鳄鱼滩。“

大家用手机导航查看地图可发现,从山顶到鳄鱼滩这个方向原来是没有路的,原来山下跟山顶的路只有东南北三个方向。

选手们面面相觑,有人低声说:“上山容易下山难!”

“上山容易下山难”包含了心理因素,其中恐高感在下山时尤为明显。

视觉与心理因素

上山时的视觉限制

在上山过程中,人的视线主要集中在前方的上坡路段和脚下的位置。由于不断向上攀登,视野范围相对狭窄,对高度的感知并不明显,这样可以减少对高度的恐惧感。再加上目标明确,登山者更多关注的是每一步的攀登,心理上感觉比较踏实。

下山时的广阔视野

而在下山时,人的视线会自然地向前方和下方延伸。由于需要观察下坡的路况,整个山坡的高度和距离变得一览无遗,这时就会明显感觉到自己的高度和陡峭的斜坡。如果山势陡峭且周围环境开阔,人们会清楚地看到下面的山谷、悬崖等,这些视野上的冲击容易引发恐高感。

恐高心理

距离感的增加

在下山时,看到离山底的距离很远,尤其是在陡峭的山坡或悬崖边缘,人的心理会不自觉地放大这种距离感,产生一种不安全感和恐惧感。这种恐惧感会影响人的平衡感和判断力,使得下山过程更加紧张和困难。

自我保护意识

恐高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当面对高度和陡峭的地形时,身体会自然产生应激反应,如心跳加速、出汗、四肢无力等,这些反应会使下山变得更加艰难。心理上的恐惧感也会让人步伐变得谨慎、迟缓,甚至出现腿软的现象,进一步增加了下山的难度。

另外下山也一样会加上各种机关陷阱,恐怕下山的路也不会轻松。”

杨刚却显得格外自信。他在八点前就已经在改造他的帐篷,迅速将一大把绳子和帐篷布拼凑成一个简易的滑翔伞。

杨刚除熟悉各种野外生存技巧,还稍有一些滑翔伞经验。昨夜风雨停歇后,他便开始构思如何利用滑翔伞直接从山顶飞下去。他知道,下山最快的路线除了跳下去就是飞下去,这不仅能节省时间,还能避开那些危险的机关陷阱。

滑翔伞是一种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飞行的设备。杨刚早有准备,先将帐篷布改造成滑翔伞的形状,再将多根结实的绳子固定在伞布的边缘,确保伞体的稳定性。他还用随身携带的金属扣件和滑轮制作了简单的操控系统,以便在飞行过程中调整方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