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的话有些直接,但是这是我在这两天深入研究了依连公司后得出的结论。我查看了他们的官方业绩表以及同行内部流露出的厂区生产能力,他们确实在东部地区是第一大耐火材料供应商,但是在西部地区的影响力就小了很多,甚至还不如泰安公司。而林伊显然也是知道这一点的,更何况是她亲口告诉我想要让依连成为澜海集团的支柱企业,那么我所说的一定会引起她的兴趣。
果然,林伊的眉头舒展了一些,伸手示意我继续:
“林总,如果以这个目标作为依连的最终目标,那么建立的新厂区的主要任务就是以西部地区的业务为主。西部地区的钢铁厂不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依连完全可以将该厂区的人员数量、生产能力的大小进行一定的缩减,相对应的成本也可以缩小很多。
此外,您刚才问题的核心痛点就是,该厂区如果建于西北边陲,交通运输以及原材料购置成本较高,但是如果您将这个厂区的定位放在小范围内的供应,与唐山工厂形成犄角之势,那么交通的成本立马就可以降低很多。在西部地区类似于攀钢、西钢这样的老牌国企也都是一方诸侯,能够提供给依连的业务量是十分客观的。
另外,您所说的原材料购置成本,我个人认为除了原材料的价格本身,与周围供应商的多少的关系并不大。耐火材料的供应往往是钢铁厂的刚需,更换周期较短。而您方在于供应商洽谈合同的时候,也不可能是不含运费的合同。所以,如果您能够在西北地区建厂,以依连在业内的声望和产品的质量,很有可能成为当地的耐火材料龙头企业,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一定会帮助贵方完成对应的资金的回笼,成本的溯回也会远比您预期的要快很多。因此,您方刚才考虑的诸多成本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如此一来,一西一东两个工厂,几乎可以把业务做到全中国的任何一个角落,依连在全国耐火材料市场独占鳌头也就指日可待了,您又何乐而不为呢?”
这一次轮到林伊沉默了,正是她的沉默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薛叔几人的脸上也重新浮现出了一丝神采,耐心地等待着林伊的回复。
王可龙的嘴角抽了抽,偷偷地白了我一眼,凑近了林伊刚说了句“林总……”便被林伊伸手打断。她双眼半闭半睁,眼底浮现出一抹坚定,抬手便合上了笔记本,然后转头看向薛叔说道:
“薛主任,刚才您提到的优惠政策会后能否整理成一份更为详细的说明给我呢?”
薛叔大喜,顺势说道:
“没问题,林总,我回去后会和相关部门开一次政府会议,针对咱们依连公司写一份说明,我们会尽可能全面的给出我们的优惠政策供你们参考。”
“好。”林伊郑重地点了点头,看向我的眼神里也柔和了许多。在她的眸子里,我恍惚间似乎看到了她眼里的笑意,更看到了她正在熊熊燃烧的壮志勃勃。而此刻我知道,她已经倾向于在我们老家建厂了。虽然我的说辞并不高明,但是这却是基于我对林伊的了解后的大胆构想,倘若不是知道她的野心,任凭我怎么吹牛夸大,她也不会仅仅因为一个偏向于战略概念性的说辞而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