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看来,袁绍、姜滔两方兵力不分伯仲。此战,两方皆胜负难料。
只是若袁绍获胜,以我等与袁绍的关系,其必然容不下我等。
届时我等必然只能再次另寻他处投靠。
若是姜滔获胜,其必然成为天下最大的势力。
那时其他诸侯必定联合对抗与他。
若此,姜滔必然对将军为以重用,以联合对抗其他诸侯。
所以,以我等立场来看,助姜滔获胜,比让袁绍获胜,对我等更加有利。
只是我等虽应助姜滔,但也不能全然不顾,让我等处于危险之中。
我等大可按照姜滔的命令,出兵清河国。
但我等只需占清河国东部,让出袁绍回援冀州的道路。
如此,可不让袁绍与我等拼命相搏。”
陈宫对着吕布分析着如今局势,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吕布见陈宫同意出兵冀州,又觉得陈宫说的没有错。
那袁绍可是要杀自己的,那自己只能帮助姜滔一起对抗袁绍了。
于是吕布同意了陈宫的建议,出兵冀州。
而姜滔的使者荀堪,在得知了吕布、陈宫的决定之后,当然十分高兴。
对着吕布、陈宫一阵感谢,言我家使君战后必然按照之前与吕将军之约定,与吕将军平分冀州。
吕布对此更加满意。
而荀堪完成了出使任务之后,并没有急着回姜滔处回命。
而是按照之前姜滔的吩咐,留在吕布军中,作为使者,担任两军沟通的桥梁。
吕布、陈宫等人,对此自然也是欣然同意。
……
数日之后,吕布便带领大军,从章武渡过了漳水,进入了冀州清河国。
由于颜良正带领大军在清河国南部的北皮城,与渤海南皮的太史慈大军对峙。
所以袁军在清河国北部兵力空虚。
东平舒县的守军不足千人,当其得知鼎鼎大名的吕布带领大军渡河后,便直接开城投降。
吕布大军很容易便拿下了漳水对岸的东平舒县。
顺利拿下东平舒县的吕布,没有停留,而是继续带兵攻占清河国中部的束州。
束州的县令乃是袁氏门生,因此其不肯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