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四合院:我以医术定乾坤> 第302章 应引入考核指标制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2章 应引入考核指标制度(1 / 2)

大冬天在户外修路显然效率低下,而且很容易患上风寒。或许我们可以考虑直接把这些人力调至边境上郡。

近期蒙恬上报朝廷的文书提道,上郡发现了一个盐湖,并且已经开始组织军力在此搜集周围的矿产。

这实际上是蒙恬离任时交给我的一个额外的任务。

回忆当年巡游之际,我乘巴士到过定边盐湖,甚至还去探访了第三五九旅废弃的土房遗址。

不过,在后续的笔记整理中确实出现了严重的脱发现象...(笑声)

但重要的是,与青海省的大盐湖对比明显不同,当时秦帝国的地图较为粗糙,我仅能凭借大致印象在地图上粗略标注出一个区域大小可能超过数个省会的城市。

蒙恬的文书写明,在一群探索矿藏士兵追逐一头白犀牛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这片盐湖,可见意外得之物的惊人价值!

因此将俘虏而来的羌族战士登记在官属劳役名录中,将他们送往盐池工作。

此时的大秦尽管仍旧沿袭奴隶制度,但却有所不同:我们称之为“隶臣”。他们虽缺乏自由,但仍能保留个体财物所有权和社会权责。

而且依据十级军功勋赏等级,“隶臣”若在作战时击斩敌人头颅,也同样能得到升迁赏功,从而晋升为自由身份。历史上着名的将官——昌河,即通过奴隶兵团打败过跨入山海关敌军将战俘送往盐池劳作的另一个益处在于防止其逃脱。想象那广阔的盐碱荒地,对于试图离开的个体来说,与置身牢笼并无两样,逃脱几乎毫无可能。再加上距离最近的戍守部队九原军的存在足以震慑一切图谋不轨的羌族之人。

思考后我添上了竹简,命令李信在羌俘人群中进行详细筛选,选取羌部的大长老和族长后再剩余的部分人送往盐场,形成更有序的工作格局。

“首恶”难以存活于乱局之中。消除领袖之后,混乱的羌族群体便更加不会产生自发联系了。

发送至盐场后,在这些人群中精挑细选出“”或是称做“叛族者”,对他们给予额外福利,引导他们协助军方管理其余俘虏群体,

以此激发矛盾,将羌人和中原人士之间的纠纷转向羌人奴隶与羌人管理员之间构思至此,我合上竹简,又拿起新的笔,在另一页写起关于盐业运作的规范。实际操作中不过是采用了后世的关键业绩考核制度,使得矿工薪酬直接关联到收获食盐的数量罢了。这句谚语听起来似乎有些夸张,“论时不算什么大毛病,讲结果才关乎生死了”......

嗯,这个方法确实可以推广至所有官办工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