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是礼仪之邦,但这种礼不应该是标准化的礼。因为当善出现了一个标准,达到这个标准就算善。”
“达不到这个标准就不算善,那就会导致人们只关注形式,而不在乎善与不善。”
“就比如说,我们提倡给老人让座位是善,但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心理情况也不同,难道不让座就一定不善吗?”
“古人常说的事死如生,便拿全部家当做逝世者的陪葬,要为逝者守孝三年,难道做不到就是不孝吗?”
“我们到底是在追求形式?还是追求仁意的本身?”
“到底需要演出来的善?还是发自内心的善?”
“这就是一个矛盾的地方,我们刻意的强调仁爱,就必然要建立这么一个标准,但标准的出现,恰恰是对仁爱最大的破坏。”
“就像是祭奠亲人时,只有哭才算是忠孝。把酒言欢时,要靠座次来体现礼数。”
“这不就是舍本逐末吗?”
泡泡桔: 【事实证明:没有道德就不会被绑架!!!】
锅包肉: 【倚老卖的老人是真烦人!】
凇茯: 【泪失禁体质表示服了,遇见不讲理的人真是,悄悄生闷气,让男朋友猜。】
was:【网络上那么多新闻,火车地铁公交车等等,道德绑架年轻人让座,嚣张跋扈的时候咋没见他们那么老弱!】
网友弹幕言论一出,可见现代年轻人的怨气,历朝历代也没想到儒家在后世如此不受待见。
而某些不愿承认的腐儒则是指责网友,不劲敬不孝不义,对长辈如此无礼着实没教养!
他们也不会去思考,网友口中的不讲理、道德绑架,类似事件新闻那么多是什么原因。
究竟坏人变老了,还是老人变坏了?
“我们很难定义什么才算好,但是划出一个标准,告诉你只有这样才算好,只有达到这个要求才算好,那这一定不是好。”
“当然这个情况不止在大清,在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倭、泡菜等国,同样也出现过相似的场景。”
“比如倭国的武士道精神,泡菜国的敬语文化,他们的核心都是儒家经典,也是一样的强调礼数、忠孝。”
“对君主或上级也要有绝对的服从,权势高的、年龄大的就应该对,就算错了也要对。”
“无权无势年龄小的就应该错,就算对了也要错。到了这种程度,礼真的还算是礼吗?”
“庄子说过: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在古代帝王想要维持统治,就需要找到一个统御万民的理由,因此他们只能通过神化皇权的方式,来体现自己统治时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