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修真小说>绛天> 第二十七章 圣泉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七章 圣泉村(2 / 2)

郑源儿的母亲温氏来自民间,在这个人丁兴旺透着骄横之气的郑府,多少被人看不起;幸而有所出,两个儿子现在圣泉宫,是首席长老的得意弟子;女儿也出落得花儿一样。丈夫代表半个郑家在外经商,全家有近一半的开支靠丈夫打点。温氏贤良,人缘特好,以自己的努力博得全府上下的尊重,郑家主和家母都特别倚重她,也放心的把内府家业交与她打点,所以全家人不论老幼见了温氏都是恭恭敬敬的,不敢有丝毫造次。郑源儿更是家主家母的掌心宝,叔伯子弟们都争着讨好她。反而是她,对堂兄姐们不稍一顾,看不起他们的欺软怕硬,恃宠而骄。

出了郑府,郑源儿带着梁仙姐一路走去,家丁隔着数丈远的距离紧随其后。

但见由宽石板铺就的平坦大道两边依次植有花卉果木等绿植,有桃李正青,有杨梅果娇艳。郑源儿指点着说:“爷爷组织乡亲修建的大道向西向东连接山里,向南通往丹阳,向北入圣泉宫,方便了乡亲出行。爷爷让人在大道两侧种植果树,爷爷说:果树不属于任何个人,果子成熟也禁止任何个人滥采,果子属于全体圣泉村人,及外来贵客尝鲜,人们可以随意采摘品尝。丰收之年,就酿成果汁,每家每户分发。”

梁仙姐心说:可以随意采摘,又禁止个人滥采,这中间的界定,真的很难分凊吧!

沿大道向西约一箭之地,其北侧有一片很大的荷塘,荷叶如伞,荷苞欲放,初升的朝辉相映下,甚是娇嫩。

郑源儿骄傲的说:这是属于我们家的产业,每当莲子成熟,采藕之时,这里可是热闹。全家人都会参与其中,亲自下塘,或划舟,或赤足其内,挖得鲜藕,捕得泥鱼,那种开心劲,真是惬意。郑家是大户,但郑家也不养闲人,不论是管家仆人,还是公子小姐夫人,但端了郑家的碗筷,就得为郑家做事,哪怕是在堂的学子,业余也必需力所能及,尽到自己的一片心。

郑源儿指点着荷塘,给梁仙姐说道,解答。梁仙姐自小没有出过向阳坡一步,对外面的了解也仅于途听私塾的夫子讲学及学子闲谈。这一次从向阳坡到圣泉村,近八百里行程,也算是为她开了眼界,但比起郑源儿,梁仙姐觉得自己就像是井底之蛙。郑源儿生于世家,自小就接触到了上流权贵及各类学派见解;稍大之后,她更是和爷爷或父亲一道去过丹阳,中州,及上京等地,可算是见过世面,所以一打开话匣子就滔滔不绝,梁仙姐自叹不如。

圣泉峰差不多是一座独立的山峰,北靠天河深渊,东,西面自山腰连接着绵延不断的北山余脉。南面自山脚内陷,形成一个群山环抱且地域广阔的山间平原,接纳圣泉峰十数条山溪。来自南方的湿润水汽聚于谷地,普降甘霜;所谓风调雨顺,水土肥美,自是养育了诸多名士及万千民生。自圣泉开教以来,聚集于谷地的人越来热多,在靠北山脚下,入圣泉峰的通道口,逐渐形成弓一个大的村镇,即地名,圣泉村。

圣泉峰顶终年积雪,其雪线之下,是一大片广布绿茵的台地和奇峰石,因数处温泉的水汽蒸腾,常年笼罩在一片迷雾幻影之中,外人难以窥探她的真颜。圣泉宫就位于这片台地和石峰间,两千年的风风雨雨,斗转星移,多少名流和掌事,授教于天下,扶大夏之正寝,传承千年之文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