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而,现在村庄家家都能吃上红薯,玉米。更是一天三顿吃的饱饱的,徐老太太对没有大米,白面依然是耿耿于怀。然而不知道什么原因,用尽各种方法,这两只种子在这处总是不能存活。
闲着没事的徐老太太每次都坐在村口望着南方,在考虑要不要搬迁。但看看这一片故土,也体会了一把故土难离,很想后半辈子就埋在这里。
三个儿子又被收拾了一顿,就感觉莫名其妙,老娘这又是咋了。听说要种植小麦和稻米,三个儿子都表示无能为力。
这时候一个脱身跳出来,说是可以接下这个任务。他准备往南走那么一点,尝试一下。
没想到第一年就种出来了,心里思绪乱飘,不是很简单嘛。莫不是师父他们给自己的考验,于是弄得更加伤心。
名声响亮的传到远在阜城的徐老大那里,在书房坐了整整一夜。最后决定回一趟部落。
然而走在熟悉又陌生的道路上,简直不敢置信。道路比朝廷修的还要宽,更加平整整洁。尤其是看到包包的围墙时,无不感叹此景的状况。这还是他记忆里的部落,何时发展的这么迅速。
第一反应不是开心,而是想着怎么报告给朝廷,用这些东西来换一个高升的机会。
徐老太太:确定不是把胎盘养大,或者是抱错孩子。
其他人:是不是活腻味了,就应该打掉两条腿,禁止出入。
在跟守卫介绍自己时,收到了一个白眼儿,直接给人推到的规定范围之内。然后特意拿出了一个木牌支起来。
徐老大你了老半天,手都气抖了,只迎来路过人诧异的目光,也算是徐老大倒霉,如果没有那么多话,今天没准儿还真能混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