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我在抗日卖军火> 第275章 飞机交接(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5章 飞机交接(一)(1 / 2)

榆林机场上,阳光洒在宽阔的跑道上,泛起一片耀眼的光芒。盛大的飞机交付仪式正在紧张筹备中,GM政府空军司令周至柔身着笔挺军装,带着一大批空军军官和飞行员早早就等待在机场上。他们身姿挺拔,眼神中充满期待,不时望向东北方向,也就是绥远方向,仿佛在急切地盼望着什么。

在人群中,还有一位外国人格外引人注目,他便是对国人很熟悉的陈纳德。陈纳德头戴标志性的飞行帽,眼神深邃而锐利,他双手抱在胸前,同样不时朝着绥远方向眺望。风吹过机场,扬起众人的衣角,却吹不散他们心中的紧张与兴奋。

陈纳德来到华国时,华国空军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抗日战争初期,华国空军力量薄弱,飞机数量有限,飞行员经验不足。陈纳德凭借其丰富的飞行经验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迅速成为华国空军的中流砥柱。

在军事训练方面,陈纳德对华国飞行员进行了严格而系统的培训。他制定了科学的训练计划,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基础的飞行技巧到复杂的空战战术,陈纳德都亲自示范,耐心指导。他强调团队协作和战术配合,培养了一批具有高度战斗力的飞行员队伍。

在战术制定上,陈纳德根据华国的地理环境和日军的作战特点,制定了一系列独特而有效的战术。他善于利用华国的山区地形,组织伏击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同时,他还注重空中侦察和情报收集,为华国军队的作战决策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在鼓舞士气方面,陈纳德以身作则,始终与华国飞行员们并肩作战。他的勇敢和坚定信念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个人,激发了华国空军的斗志。他经常深入前线,慰问士兵,鼓励他们不畏强敌,奋勇作战。

此外,陈纳德还积极为华国争取外部援助。他利用自己在美国的人脉关系,向美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宣传华国抗战的艰难处境,呼吁更多的支持。在他的努力下,一些飞机、武器和物资陆续运抵华国,为华国空军的持续作战提供了重要保障。

不过说实在他是真的不看好这次飞机交接活动,毕竟在他的心里美国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肯定也是美国生产的。但是最近一年八路军的航空兵出色的战绩却令他感觉很好奇。

而且最近这一年国军还得到了大批苏式武器装备,据说可是从八路军那里获得的。也让他和美国驻华大使馆武官约瑟夫?史迪威感觉很好奇。以前GM政府总是不断地求着美国要武器和经济方面的援助和贷款。但是最近这一年多来却没有像以前那么迫切了。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从美国进口了大量的物资,这些物资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日本的战争准备与扩张行动。

石油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项进口物资。在 1937 至 1939 年间,令人震惊的是,日本高达 75% 的石油竟然都来自美国。然而,具体的进口数量虽未明确公开,但可以想象,如此高的占比意味着数量必然相当可观。这些石油如同血液一般,注入日本的战争机器,为其军舰、飞机等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源泉。

废钢铁也是日本从美国大量进口的物资之一。从 1932 年到 1939 年,日本 70% 的废钢铁都源自美国。1939 年,美国对日本的废钢铁出口量更是比 1938 年多出了惊人的 9 倍。例如在 1940 年 8 月,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就有 30 多万吨的生铁、废铁等物资从美国东海岸出发,运往日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