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古在独立初期,其政治局势就已经相当不稳定。苏赫巴托于 1921 年参与领导外蒙古独立,然而,在 1923 年却离奇死亡,其死因一直扑朔迷离,不少人都怀疑这背后与苏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之后,丹增由于对苏联的政策表示不满,最终被苏联授意枪决,外蒙古的政治舞台由此陷入了更为深沉的动荡之中。
根登曾在一定时期担任外蒙古的领导人,但是由于他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与苏联产生了严重分歧,尤其是在宗教清洗等方面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最终在 1937 年被苏联以“反革命罪和日本间谍罪”残忍处决。
阿玛尔在根登之后接任领导职位,然而,在 1939 年 3 月,他同样被苏联指控从事反革命活动,被迫辞职后被迅速逮捕并押送到苏联,随后被判处死刑。
多格木桑于 1939 年 3 月 7 日登上外蒙古的权力宝座,但仅仅在位 4 个月,就因为反对清洗僧侣而被乔巴山逮捕,并被送往苏联,最终以反革命罪被枪毙。
在这一系列令人唏嘘的领导人更迭事件之后,乔巴山逐渐掌握了外蒙古的大权。他积极迎合苏联的大清洗政策,使得外蒙古在苏联的牢牢控制下,进一步丧失了自身的自主性。外蒙古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被苏联深度渗透和改造,国家的发展由此陷入了长期的困境之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的苦难里。
苏联在外蒙古实施的大清洗政策以及频繁更换领导人的行为,如同恶魔的利爪,严重地破坏了外蒙古的社会结构和发展进程,给外蒙古人民带来了难以磨灭的伤痛。而如今的这个乔巴山,几乎已然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铁杆亲苏派。
陈司令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问道:“那苏军在外蒙古驻军具体有多少呢?”
苏参谋长神色专注,迅速拿出笔记本,认真地翻了翻后说道:“诺门罕战役爆发前,苏联在外蒙古驻军的主体是第57特别军。其编制颇为复杂,涵盖了第36摩托化步兵师,该师具备一定的机械化作战能力,是地面作战的重要力量;还有第6骑兵旅,凭借其机动性,可在战场上执行诸如侦察、突袭等多种任务;第11坦克旅更是关键的突击力量,能对敌方防线发起强有力的冲击;
此外,还设有第7、第8、第9装甲汽车旅,这些旅队极大地增强了部队的机动性与防护能力。
1938年10月,第57特别军开赴蒙古驻防时,初期的兵力相对较少。然而,随着局势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诺门罕战役的爆发,苏联持续向该地区增兵。直至朱可夫指挥时,第57特别军的人数达到了10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