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德国的交易中,尽管德国起初并不愿意出售武器,毕竟自身也处于战争中,对各类战略物资都极为重视。
然而当他们看到芬兰递上的 100 万支盘尼西林提货券时,德国那位强人经过权衡,最终还是决定达成这笔交易。他们迅速组织了一批军火,其中包括 500 具仿造日本零式喷进炮的德国铁拳反坦克火箭筒。
不过,由于德国自身装备也不富裕,给芬兰提供的武器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波兰战役中缴获的波兰武器。虽然这些武器的口径与德国制式相符,但从性能和先进性上来说,与德国原产的装备存在一定差距。
但对于此时的芬兰而言,在战争的巨大压力下,已经没有太多挑选的余地,能够获得这些武器来增强自身的防御和反击能力,已是不幸中的万幸。
有了盘尼西林提货券这一 “利器”,芬兰在军火采购之路上进展迅速,成果斐然。短短四天就搞到超过 20 万支步枪,轻重机枪 挺。各种口径的火炮超过 2000 门,高射炮也弄了不少。这些武器可是足以武装整个芬兰的军队了。
当芬兰在如此短时间内就集齐了这批数量可观且能迅速到位的军火时,整个国家都为之振奋。这些武器的到来,让芬兰军队的士兵们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在各个军营中,士兵们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新装备的接收与熟悉训练。
芬兰的炮兵们兴奋地围着那些半新的火炮,仔细研究着操作手册,学习如何调整射程、装填炮弹,以便在战场上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机枪手们则快速熟悉着重机枪的射击节奏和换弹技巧,他们深知这些强大的火力输出将是抵御苏军进攻的关键。步枪手们也在认真擦拭着新到手的步枪,练习瞄准和射击姿势,力求在战斗中精准地击中敌人。
而在前线,苏军也察觉到了芬兰军队的变化。原本以为能够轻松推进的战线,如今却遭遇了更为顽强的抵抗。在一次激烈的交锋中,芬兰军队利用新装备的高射炮,成功地构建起了一道空中防线。
当苏联空军如往常一样前来轰炸时,高射炮齐声怒吼,炮弹在天空中交织成密集的火力网,一架架苏联飞机被击中,拖着黑烟坠落。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苏联空军不得不调整作战策略,减少了对芬兰前线的空袭频率。
在地面战场上,芬兰军队凭借着 20 万支步枪和 挺轻重机枪的强大火力,在阵地防御战中给苏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苏军的冲锋一次次被击退,他们惊讶地发现,芬兰军队的火力强度和持续性远超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