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东方则是把地球上一些简单却实用的建筑知识告诉了宇文浩。宇文浩如获至宝,他认真地倾听着东方的讲述,眼神中充满了对新知识的渴望。而后,他又不辞辛劳地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建筑队的每一个成员。
建筑队的成员们在聆听宇文浩的讲解时,眼中满是敬佩。他们惊叹于宇文浩的博学多才,仿佛他是建筑领域无所不知的大师。建筑队的设计师们更是经常跟宇文浩探讨一些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在此过程中,如果遇到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地方,宇文浩晚上回来便会跟东方一起讨论。夜晚的灯光下,父子俩围坐在桌前,对着一张张图纸和数据,认真地分析着每一个问题。东方总是能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一些独到的见解,那些想法新颖而又切实可行,让宇文浩眼前一亮。
第二天,当宇文浩带着解决方案回到建筑队时,建筑队的人无不被他的能力所折服。他们看着宇文浩,眼中充满了叹服和尊重,感叹他竟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解决了那些困扰他们许久的难题。
而在这个过程中,东方提出的各种见解和提议,更是令宇文浩无比的震惊。那些关于建筑结构、力学原理以及空间规划的想法,精妙绝伦且极具前瞻性。似乎东方不是在凭空想象,而是亲眼见到过建造十层高楼的场景一样,每一个细节都描述得如此清晰和准确。
宇文浩有时会忍不住看着东方,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惊喜:“这孩子,到底是从何处得来的这些奇思妙想?”但更多的是为儿子的聪慧和才华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东方目光专注,神情认真地提到:“钢筋要用钢丝把它扎起来,搭接成一个一个特定的形状。就好比编织一张坚固的网,让钢筋之间相互连接,形成稳定的结构。然后再用木板把钢筋严密地围在里面,制成墙的模具。这样一来,模具就有了坚固的骨架。接着,把水泥倒进模具里,并进行充分地搅拌。在这个过程中,水泥会逐渐填充每一个角落,与钢筋紧密结合。最后,当水泥凝固下来,钢筋便牢牢地留在水泥里面,就形成了含有钢筋的水泥墙。这种墙体坚固耐用,能够承受巨大的压力和冲击。”他边说边用手比划着,仿佛眼前已经呈现出那结实的水泥墙。
东方顿了顿,接着说道:“对于十层高楼来说,至少要做两个楼梯,这样才能方便在紧急情况下,比如火灾或者其他事故发生时,人员能够迅速地撤离和疏散。两个楼梯分布在不同的位置,可以避免人员过度集中导致的拥堵和混乱,为大家的生命安全提供更多的保障。”
“还有,最好在楼顶做蓄水池。”东方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蓄水池可以用于给楼内供水,确保居民日常的用水需求。至于如何把水运送到楼顶,我建议用滑轮和绞索把水运上去。这虽然需要一定的人力,但却是可行的方法。然后再用钢制成钢管,把水从上面输送到楼内的各个地方。钢管要安装阀门,方便放水出来,这样就能有效地控制水流,满足不同区域的用水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