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时光如细沙穿过指尖,郑云竟还未能让脑海中的项目蓝图显现轮廓。这日清晨,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他的脸上,带来一丝灵感的微光。他心中一动,决定前往县府,与万县长共商大计。推开县长办公室的门,一股意想不到的喜悦瞬间涌上心头。
只见室内,苏聆音正端坐于万县长身旁,两人谈笑风生,宛如老友重逢。郑云步入,笑容满面,打趣道:“哟,聆音,你这是把县长的办公室当家了啊,气色好得让人嫉妒!”
苏聆音闻声而起,笑容比窗外的阳光还要灿烂几分,她调皮地回应:“哎呀,郑县长驾到,有失远迎,欢迎常回家看看!”
“什么县长不县长的,咱们之间,还是叫哥来得亲切!”郑云摆手笑道,一副不拘小节的模样。
苏聆音抿嘴一笑,眼神中闪烁着几分狡黠:“我这可不敢乱攀亲戚,现在我可是正儿八经的凤鸣村村长兼学校校长,得时刻注意形象呢。”
“哟,村长大人!”万县长适时插话,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小郑啊,你还不知道吧?苏聆音这位联大的高材生,不仅把知识带到了山沟沟里,还接过了老村长的接力棒,真是咱们县里的一股清流啊!”
“聆音,你这一出,我可是打心底里佩服!放着大城市的繁华不要,偏偏扎根乡村,教书育人,还兼管一方水土,厉害!”郑云竖起大拇指,由衷赞叹。
苏聆音轻笑,目光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你这位大企业家不也来了吗?咱们各有各的使命嘛。”
“我啊,纯粹是被‘请’来的,市长发话了,我能不来吗?不然这商界的圈子还怎么混?”郑云故作无奈,实则心中却对这段经历别有一番滋味。
一阵欢声笑语中,气氛愈发融洽。谈及正事,苏聆音提及此行目的是汇报调料厂的进展。她说起时,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调料厂现在经营得有声有色,营业额稳步增长,村民们的生活也因此改善了不少。”
郑云闻言,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如果能扩大调料厂规模,说不定能把它打造成咱们县的支柱产业,再以此为依托,引入几个大项目,岂不是一举两得?”
万县长和苏聆音闻言,纷纷点头赞同。谈及具体实施,苏聆音提出:“县里劳动力充足,关键还是销路问题。只要有稳定的销售渠道,任何产业都能蓬勃发展。”
郑云深以为然,他展开了一幅蓝图:“市场上商品同质化严重,比拼的往往是销售策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创新营销方式,即使是最不起眼的产品,也能变成热销品。销售,就是那根能把普通变非凡的魔法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