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汉时期,凤州是关中通往汉中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军事战略要地。汉朝时期,凤州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了当时经济较为繁荣的地区之一。
隋唐时期,凤州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隋炀帝曾多次巡幸凤州,这里成为了皇家的巡游胜地。唐朝时期,凤州作为交通枢纽和军事重镇,地位更加重要。唐太宗李世民曾多次派遣将领驻守凤州,以抵御外敌的入侵。同时,凤州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贸易往来频繁,文化交流活跃。
宋元时期,凤州的政治地位虽然有所下降,但经济和文化依然保持着一定的繁荣。这里的陶瓷、纺织等手工业发展迅速,与周边地区的贸易往来不断。
明清时期,凤州的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明朝时期,凤州城墙得到了大规模的修缮和加固,城市的防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清朝时期,凤州的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出现了许多文人墨客和文化世家。
近代以来,凤州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凤州人民积极投身革命斗争,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凤州古城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和典故,为这座古老的城池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消灾寺祈福”的典故由来已久。消灾寺位于凤州城外的豆积山上,始建于唐代。相传唐玄宗李隆基曾在此祈福消灾,寺名由此而来。消灾寺内供奉着众多神灵,香火旺盛,每年都吸引着无数善男信女前来祈福。
还有“凤女吹箫”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凤州有一位美丽善良的女子,名叫弄玉。她擅长吹箫,其箫声悠扬动听,能引来百鸟朝凤。一天,弄玉在梦中遇到了一位英俊的少年,自称是华山之神,与弄玉情投意合。弄玉醒来后,便向父亲秦穆公诉说了梦中之事。秦穆公派人寻找,果然在华山找到了这位少年,名叫萧史。秦穆公成全了他们的婚事,萧史和弄玉婚后经常在凤州的一座山上吹箫,箫声美妙绝伦,引得天上的凤凰纷纷飞来。后来,萧史和弄玉乘凤成仙而去,这座山也因此被称为“凤台山”。
“凤州神泉”的故事也颇富传奇色彩。传说在凤州城中有一口神奇的泉水,无论旱涝,泉水始终清澈充盈。曾有一年大旱,周边河流干涸,唯有此泉依然水流不断,拯救了当地百姓。人们相信这是神灵的恩赐,对这口泉充满了敬畏和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