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好像除了一篇《六国论》就完全没有存在感了,甚至还一度成了‘懂事晚’的反面教材。
三字经说他是‘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他早年游手好闲,到了二十七岁才开始发奋读书,古人的平均寿命摆在那,等于说苏洵人到中年才开始准备高考。
而且尴尬的是,他一辈子也没考上进士,这更让人对他的水平产生怀疑了,似乎他这辈子最大的成就只是培养出了苏轼和苏辙。”
九州一色的霜:嘶,他一篇《六国论》就足够发人深省了吧。
怎么拥抱彩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已经开始痛苦面具了,大家的“小众”是我期末不愿面对的噩梦。
始皇大大的狗: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上来就把大家镇住了吧。
西汉贾谊听到这里,若有所思,弊在赂秦吗,这种说法倒是新鲜。
俞悦继续道:“但其实,苏洵不但教子有方,而且自己也很牛,他的水平可能超乎大家想象的上限。
欧阳修甚至拿他和荀子比,荀子是何等人物,大家可想而知。
苏洵不同于其他的七大家,他并不精于诗词歌赋,而是着重于思想和文章。
苏洵的思想波澜壮阔,无比深邃,犹如江河大海,是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的思想家。
想要真正了解苏洵和他了不起的地方,我们要先从他的原生家庭说起,看看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像下饺子一样的量产天才。”
九州一色的霜:虽然听过这个故事很多遍,还是会很羡慕他的原生家庭。
明月松间照:苏轼就是典型的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吧。
就要芋泥波波:他这个原生家庭的氛围我就只敢在梦里想想了。
天幕下苏轼和苏辙听到这里,他们想起在眉山的童年,祖父,母亲,父亲,还有彼此,相视一笑。
他们的原生家庭自然是极好的。
俞悦:“一生都在羡慕别人原生家庭的华夏人啊,其实我也好羡慕。
大家可能会觉得,苏洵到二十七岁才开始好好学习似乎也太晚了些。而且他已经二十七岁,就算开始发愤读书又能有这辈子又能有多大的成就呢?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如果苏洵是这么一个懂事玩的人,他又怎么能培养得出苏轼和苏辙这样两位出道及顶牛的天才少年呢?
不得不说良好的教育不见得非要体现在书本上更重要的是长辈们的身体力行?
苏家是眉山的望族,苏洵的父亲苏序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人。他性情诙谐,乐观豁达,一点价值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