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不想那么多了,到时候想起来想去哪就去哪,想不起来去哪里就在宿舍坐。”于是李媛说道。
然后孙彧又分别在电话里问了常虹和黄莺的假期打算,黄莺没好气的告诉孙彧不要多管闲事,除非他想去京城,而常虹说是还有两个月就要离开这待了四年的城市和学校,所以不打算去哪里了,当然要是孙彧愿意去找她的话,她扫榻相迎。
两位女友都没有来羊城的打算,孙彧算是放下心来,至于去京城回省城他也没那个打算,那就还是在学校呆着好了。
当然51假期前是期中考,不过这学期要期中考的只有三门必修课,编译原理,并行程序设计,以及软件工程,大家这时候才注意到原来软件工程也是必修课。
只考三门当然就很轻松了,而且期中考的成绩你说重要那实际上也没多重要,大家似乎已经发现,只要期末考考好了,老师也并不一定会用期中考的成绩下拉总成绩,而期末考考不好的,期中考基本上只会更糟糕,拉不拉的其实也没什么关系,但是平时作业一定要交,老师期末往往会以缺作业的次数从60分往下扣分。
于是在考软件工程的时候,孙彧多少有些大放厥词的意思,凡是涉及到描述各种软件工程模式优缺点的问题,必然是把这些模式说得一无是处,要么是理论出发点就不对,要么就是没有实用价值。
因为这些模式大体上都忽视了程序员的能力对软件开发的决定性作用,因为人是不可控的,所以总是试图在开发模式中摒弃人的因素,这就所谓缘木求鱼,那能研究出个鬼结果来。
而这个原则,那个准则,孙彧认为那都是纸上谈兵出来的东西,看看就好,就所谓人月神话,没有银弹。
开发出来一套软件,只会说这个软件能做什么,能带来什么收益,如果强调说我采用了什么什么开发方式,不免会让人怀疑这软件的质量。
软件工程的老师看到孙彧的答卷,颇有些哭笑不得,书上有的孙彧大体都说了,书上没有的孙彧大书特书,而老师自己也没有真正组织或者领导过软件开发,软件工程对他来说可不就是纸上谈兵,孙彧说的这些问题,他自己其实也不是没有疑问,他也很怀疑提出这许多规范的人到底领导开发过几个成功的软件。
于是老师认为,自己没有不给孙彧高分的理由。
当然,课程还介绍了很多工具图表,但孙彧认为这些图表的意义只是在于记录工作而不是指导工作,做事情总要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已经做了什么,还有什么要做的,这些都可以用图表来表示,给自己看,以及给别人看,但并不能说有了这些图表就能加速开发进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