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殿上气氛顿时有些凝滞。这几年来,太子的势力如日中天,“堪比皇帝”这句话可不是什么好话。说者有没有心未可知,听者定然会细想。只见永昭帝眼睛眯了眯,一旁的柔贵妃美眸一转,刚想开口说些什么,那老狐狸摸着柔贵妃的柔荑,轻轻拍了拍,他那布满沟壑细纹的手却和柔贵妃那细嫩如脂玉的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却没有人敢多言半句。于是柔贵妃只得打住,面色微沉地坐了回去。
谢景之闻言,眸光动了动,回以一笑,颇为沉稳地说道:“素闻千泉王子慧心妙舌,巧言善辩,如今看来,传言也的确不假。”
众大臣都点了点头,这太子殿下四两拨千斤的手段倒是愈发高明了。只是平白地惹了这千泉王子不快,几位平日里太子的幕僚亦有些忧心。近年来君上虽然年岁已高,但身子却一向硬朗,未曾有什么让贤之意。君上贤明,太子高洁,这本该是父子齐心,安邦定国的好事,可太子的势力日渐庞大,却让君上反而生了猜忌之心。一山不容二虎,于是君上竟有意无意地扶持那位掌上明珠,致使她渐渐嚣张跋扈起来。君臣离心离德,江山社稷危矣,父子两两生厌,实在不是国家之幸。好在今日夜宴那位京华殿下称病,没能赶上这场面,否则定然会添上一把火来。
正想着,千泉突然开口道:“太子殿下真是说笑了。小王这舌头再厉害,也比不上太子殿下将活城说成死城的本事。”一时间除却歌舞之声,殿上寂静一片。谁都知道,这是在说太子殿下二十四岁时率兵镇压众部族叛乱的事情。彼时太子殿下以雷霆手段连下三城,将塔城,苏鲁拜,乃至如今正在蠢蠢欲动的大宛边城一道收复。唯独阔克苏仍然占着永昭边城,负隅顽抗,频频杀害汉人平民向他示威。最终太子殿下冲冠一怒,说了句“屠城。”便将阔克苏边寨皆是血洗了一遍。此事震惊朝野,文臣史家皆对其口诛笔伐,让当时还是皇子的太子殿下险些入狱。最终是京华公主出面求情才保下他。永昭帝为此允诺关外十年无赋,广开商路,这才平息了各部落的怒火。可如今这千泉王子有意提起,众人知道这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纷纷想着太子殿下要如何应对。
只见谢景之温和一笑,说道:“千泉王子,如此良辰吉日,若是说这些,恐怕不太合适啊。”
“殿下说得是。”千泉亦不是个莽撞之人,连忙将手放在胸前,行了一礼。“真是抱歉,扰了吾皇与各位大人的兴致。小王自罚三杯,自罚三杯!”他那琉璃珠子一般的眼睛又笑了起来,荡出一池碧波春意。众人一看两人皆落座,金座上的那位也并未再开口,便只得接着攀谈劝酒。
哪知这千泉王子便是落了席,也没能安分片刻,直勾勾地盯着一旁斟酒的宫女。那羽翼般的长睫不住地撩动着,直将她看得有些面红耳赤,酒盏落满后就要退去。而这位主儿显然不打算放过她,长臂一勾,便将宫女的腰肢带到了自个儿怀里。那宫女哪见过这等阵仗,登时慌得要站起身来,可对方却偏偏将她圈着,不让她找到身体的平衡。就这样挣扎之中,手中的酒壶“啪”地一声落在了地上。琉璃酒壶哪经得起这一摔,顷刻间便碎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