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其他小说>躺平版空间的漫生活> 第352章 第一点要学会的就是平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2章 第一点要学会的就是平衡(2 / 2)

考科举,入官场,并不是只凭真才实学就可以平步青云的。就像我跟着求学的那位老先生,我父亲说,其实他的才学要在他之上的,只因为没有人脉,最后只能黯然回乡教书。咱们大煜的科考虽不像前朝那样需要‘行卷’或“公荐”,也就是想高官阀门自我推荐,试卷也已经糊名,但既然一个平民要越阶进入官场,那就存在着一些弊端。

大煜的科举分为三级,分别是解试、会试和殿试。解试是由各府于秋季组织的考试,所以又叫‘秋闱’。没通过之前一般称为‘秀士‘,通过的考生称为‘举子’,而第一名则称为‘解元’。

会试是在解试的第二年的春天,在京城由礼部主办,所以又称为‘春闱’。通过的考生成为‘贡生’,第一名则是‘会元’。

殿试就是由皇帝主考的了,录取者成为‘进士‘,第一名就是‘状元’。

因为父亲还在备考殿试的缘故,我听他说过,虽然大煜跟大灏一样面向平民招考,甚至取消了‘非工非商’这条制度,但实际上还是很讲人脉的,这也是他努力在府衙谋差事的原因,只为能结识更多的人,得到更多的书籍文章,还能熟悉官场之事。

我大煜立国近四百年,每次录取的进士中,官宦子弟与平民的比例到本朝仍旧是四六开,而平民中地主、商户的子弟又占了多数,真正的平民能中进士者,凤毛麟角。除了因为读书确实还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外,就是每一级考试的经历都会刷掉大量不适应科举的平民。”

“哦?何出此言呢?”白铁英听到这儿也来了兴致,虽然有原世的一些历史做参考,她不算是一无所知,但也确实想听听这里的科考是什么样子的。

“平民想要参考,需得于八月上旬到府衙报名注册,经身份审查后才能参加八月下旬的考试。而报名的前提条件就是需要在官府承认的学院中注册学籍,并学习满一年以上。

只这一条,就刷掉了不知凡几的考生,因为县学,府学条件良莠不齐,有太多意外因素影响。而私人书院、学院费用又太高,自然不是一般条件的考生能进去的。除非是自身条件非常好的,通过测试者也可进入求学,但即便学费可免,其他食宿费用等可也不低。

而且虽然在解试前,府衙会给出十日左右,讲解各科要考的经史、策论、诗赋等内容的时间,但是由于平日的积累并没有那些官宦子弟接触得多,这短时间的教导能吸收多少,真的是要看天赋了。

即便是通过了考试,又要马上前往京城,从出榜到来年正月上旬,除去旅途用时,到达京城后,能不能有渠道切磋经义,了解时事,访问学者,这就是平民在应试中的第二关了。

虽说科考,科考,可考的到底是什么,也是有讲究的。除了大家熟知的进士科,还有九经、五经、三史、三礼、明经、明法、明字等科。

若想做官,做高官,还得是进士一科,明经科虽也有建树,但因为只靠死记硬背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常被进士科所鄙视,至今仍不为主流。

其他科就更不用说了,即便考中也顶多成为主政官手下的刀笔吏等低品级官员,甚至是不入流的小吏。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制科’、‘特奏名’等能为官的手段,但那都不是普通平民所能奢求的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