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延解释道:“有的农户原本就是庄头的佃户,这样划分也是为方便管理。”
苗嘉卉点头:“有几分道理,但土地是已经是本宫的,不是他们这些庄头的,他们凭什么替本宫做主分配那些土地?”
赵延不知道苗嘉卉想干什么,试探地问:“公主想要怎么办?”
苗嘉卉冷笑道:“秋收后,重新清丈土地,按农户各家人口分配土地,减租减息。本宫记得永佃户只保留田皮,田骨如今是在那些庄头手里,还是在内务府?”(田契分田皮和田骨,把地卖给地主,地主手里有田骨,你手里有田皮,你就是地主家的永佃农。)
赵延心里有点忐忑,京郊圈的田地向来如此,圈地目的只是为了各种出息,不管那些小地主怎么操作,每季给内务府交够银钱事物就行。
苗嘉卉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自己猜对了,神色淡淡地说:“你明日便带人去把那些庄头的田骨收上来,就说本宫闲来无事,想亲自管农庄。”
赵延犹豫道:“这恐怕不行吧。有的庄头祖上带地投充到皇庄,土地就是他们的命,能留下田骨的人都是当年的老人。”
当她是傻子吗?带地投充也是要重新丈量土地分配,能拿到田骨的人是普通的投充人吗?说的好像当初进京圈地时,大家是打土豪分田地了一样。
苗嘉卉冷笑:“所以土地虽然划到本宫名下,本宫却做不了主?这个和硕公主的封号是摆设吗?”
赵延苦口婆心地劝道:“公主坐等收息拿银子多省心啊,何必费这个力气呢?”
当然是要搞实验基地了。
乾隆时候的公主没远嫁蒙古,留在京城却穷到当东西,一是下人又老又病,内务府也不分派新人,二是皇庄占用很大面积的田地,生产力处于摆烂状态,收获率极低。
三百多亩地养不活一个公主府,不是笑话吗?甚至有的还是庄户全是奴籍的庄子,内务府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不用和小地主分一杯羹,居然能让公主饿肚子。
她想牢牢把农户和里面生产的东西握在自己手里,让内务府从直接伸手拿变成监察者。
而且有她做先例,她不相信别人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
一个一个地吃小鱼太麻烦了,先让大鱼吃小鱼,喂饱大鱼后,趁它撑得动不了,再宰了它。
这些事她不用管,胤禛肯定能看到土地暂时收拢的巨大好处,即使只砍两三条大鱼,他也是赚了,而且这样发展更容易推行摊丁入亩。
但其中弊端肯定会出现,比如你好不容易攒钱买了两亩地,结果却要按人头分田了,你肯定不乐意。
如果做好安抚赔偿的话,肯定能杜绝这种事情发生,但这个时代能做到吗?胤禛如果提前继位,能做到哪个程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