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象升带领着全体士兵一路向前行进了十几里路,终于抵达了位于漳河之上的蒿水桥附近。这里地势平坦而宽阔,漳河水流淌而过,发出清脆悦耳的潺潺声;桥身则显得古老而质朴,宛如沉睡中的巨兽一般静静地横亘在漳河之上。
站在桥头的卢象升,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回想起近来崇祯皇帝所下达的一道道旨意,那些措辞越发严厉,让他感到压力倍增、焦虑不安。
尽管自己肩负着统领宣、晋两镇兵马的重任,并已辗转多地与敌军交战——包括栾城、赵州和顺德等地区——然而军队内部的情况却变得愈发艰难。
士兵们长期奔波劳累,早已疲惫不堪;同时,粮草供应也严重不足,导致他们的战斗力大幅下降。如今,这支队伍只能一直紧跟在敌人身后追赶,寄希望于能在极为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觅得一线胜利的曙光。
面对如此困局,卢象升深知肩头责任重大,但又深感无奈和无力。
然而,清军的攻击如同一股凶猛的洪流,铺天盖地般袭来,势不可挡。他们的进攻方式变幻莫测,战力惊人,往往几十名骑兵就能攻下一座县城,让人防不胜防。
此时,如果再分兵去增援其他地方,势必会导致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兵力进一步分散。这样一来,每一处防线的力量都会变得更加脆弱,无法抵挡住清军的猛攻。这无疑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做法,只会让局势越发恶化。
可是,如果不分兵支援,单凭县城自有的兵力想要阻止清军也是难上加难。一路向南征战,除了在栾城一役中稍有斩获外,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苦苦支撑的境地。
宣镇军队奋勇营救顺德的那场战斗固然可歌可泣,但最终还是无法改变整个战局的走向。而其他的战役,要么规模过小,影响有限;要么双方僵持不下,始终未能取得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胜利。
"大帅,杨阁部书信!"千总张国栋一路小跑着过来,脸上满是焦急之色,他恭敬地将手中的信封递给卢象升。
卢象升接过信,心中涌起一丝不祥的预感。他打开信件,仔细阅读起来。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一般敲打着他的心房,让他感到无比沉重和痛苦。
读完信后,卢象升突然喷出一口鲜血,身体摇晃着向后倾倒。站在一旁的虎大威见状,连忙伸手扶住他,关切地问道:"大帅,您没事吧?"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杨国柱迅速接过卢象升手中的书信,匆匆扫视了一眼。只见信中的文字犹如刀枪剑戟般刺痛着他的眼睛,令他不禁皱起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