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微臣看,应当先派人监视程彧的一举一动,一旦他想离京,等同于背叛了陛下,必须除之而后快!”
“除之而后快?谁后快?就算程御史真的想去梁国定都,为吴锦绣效力,朕损失了一位堪当国士的谋士,朕杀了他就能快乐了吗?”
萧九龄毫不客气地指出。
“是孟爱卿想到程御史会有如此下场,一定会很快乐吧。”
“这……”
孟翰林顿时额头冒汗。
承认吧,显得他别有居心。
不承认?陛下把话挑明了,他敢否认就是欺君之罪。
萧九龄重重地冷哼一声,视线在其他官员的身上一一扫过。
“朕知道,你们之中有许多人羡慕朕重用程御史,更有一些家族因为程御史所献的计策,损害了他们的利益,想将程御史除之而后快。”
孟翰林心想:陛下你干脆点我名算了。
但他今早献言,却并非是孟家的授意。
自从胶东大乱被平定,孟氏全部夹着尾巴做人,自知这二三十年间,陛下忌讳胶东孟氏,恐怕不会重用孟氏子弟。
但,孟翰林不想沦为庸碌无为之辈,终日做一个六品翰林编修,在朝堂上可有可无。
他还年轻,才二十岁,是族里最富才华的青年才俊。
“你们之中,可还有人与孟翰林的想法一致?”
萧九龄似笑非笑的开口。
孟翰林立即朝着左右看去。
当在接风宴上,看到同样是六品官的程彧,却能坐在陛下的下首,与朝中重臣你来我往的寒暄,同是六品官的崔翰林,就生出了取而代之的想法。
值得庆幸的是,紧跟着,昨日就发生了吴锦绣愿意以江山为聘,邀请程彧前往定都的事,他自然要借这个机会,让陛下疑心程彧,把程彧这个上早朝只知道嗑瓜子睡大觉的无能之辈,就此彻底地消失在他眼前!
而与他有同样想法青年才俊,并不在少数!
“陛下,程御史为我大周尽职尽忠,昨日的闹剧,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一切皆因吴锦绣想挑拨离间而起,怎能怪罪到程御史的身上呢?”
说话的是崔翰林。
崔孟都是出自胶东,本是世代联姻,萧朔造反一事里,崔家作为孟王妃的外家,出了不少力不说,后来崔侍郎甚至因为程彧卖官的事,被贬回了胶东任职,估计这辈子回不来京城了。
崔翰林更是孟翰林的表哥!
昨晚上孟翰林在和崔翰林喝酒时,还是崔翰林提议,要趁程彧出错除掉这个心腹大患,怎么此时却变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