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勒:“前秦天王,这样真的好吗?”
苻坚:“没事,我都看清楚了。拓跋珪不过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台阶下罢了。他这样做也能堵住拓跋嗣等人的口。”
“再说,拓跋家在名义上加入了我们,实际上我们的势力也扩大了。”
谈判结束后,元宏走在苻坚的旁边。
元宏:“这下子,我祖宗那边就算在正确的道路上了。但我看他们的样子,也就是倾向于我们这边,并不想彻底加入。”
苻坚:“没事,这样就足够了。拓跋家的实力较强,肯定不想屈膝于这边的。”
元宏:“嗯,我会让我儿子元恪也来这边。唉,他该干的事情没怎么干,不该干的事倒是干了很多。”
“再不处理剩下的矛盾,大魏可真的就要完了。”
……
元恪重用自己的舅舅高肇,高氏外戚势力掌权。
然后,元恪猜忌宗室,处死了很多宗室藩王,其中包括元宏的弟弟元勰。
高肇诬陷元勰,元恪信以为真,诏元勰入宫,赐下毒酒。
元勰在宫中被毒死时,他的妃子正在临盆。
北魏的上层就此陷入内斗之中。因此,北魏的朝政愈发黑暗,朝廷无心处理元宏改革留下的问题。
钟离之战后,北魏和南梁的边境摩擦从未中断。
508年,义阳三关向南梁投降。元英迅速攻克义阳三城,本想继续南下,但萧衍派韦睿北上救援,只好作罢。
这段时间,南梁开始了自己的改革。
此时距离刘渊称汉王已经过去了206年。长时间的乱世使得当时的社会混乱,思想道德滑坡。
刘裕开创先例,杀掉前朝禅位君主,宋齐两朝昏君不断,这些都反映了当时人们精神信仰缺失,道德水平滑坡。
而且,宋齐让寒门掌权,但寒门很快又会成为新世家,迅速腐化。
因此,萧衍不断拆分州郡,让新晋世家掌权。但世家已经腐朽到无力掌权,因此他们有官职却无实权,寒门便充当了其他要职。
这样,萧衍通过这种方式,“和稀泥”,缓和了寒门和世家的矛盾。
同时,萧衍推行儒学,设立五馆。
五馆也成为了朝中选拔官员的机构,这便是隋唐科举制的源头之一。
但是,萧衍有件事却犯了大错。
他有感于宋齐两朝宗室内斗,于是宽待宗室大臣,甚至为其包庇罪行,而对待百姓却极为严苛。
萧衍成功缓解了南朝的矛盾,南朝政治较为稳定,史称“天监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