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战死的士兵安置,跟前一次不同,为了提高战斗力,章子俊特别下达了战前动员令,往后如果士兵战死后,除了自愿安置在平安镇烈士陵园内,也能送回老家祖祠,给予一切必要的荣誉及功赏和抚恤。
所以在战前每一名战士的“负章”上都写明了姓名、家住何方详细地址等等。在古代负章是一种分清敌我的标志,主要是背在背上,所以叫“负”,“章”类似身份牌,上面写有士兵的详细概况,跟军中的造册簿上的记载是一样的。
古代崇尚能落叶归根,死后能在家乡入土为安,所以这样的战前动员令比什么都重要,不是有诗为证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所以说自古起,那些边关的士卒战死后,只能就地掩埋,这是最常见的做法。通常士兵都是从四面八方征集而来,想要把他们的尸首送回家乡安葬是没有可能的。所以在撤离战场之前,士兵们会把战友就地掩埋,当然因为过于匆匆,不可能每个人都各自埋坑,再安上一个墓碑什么的。事实上,在战场上,死者有全尸的不多,通常是缺胳膊断腿,甚至于和敌人的尸体混合在一起。能挖一个大坑,把这些人埋进去,让他们不暴尸荒野已经是好事了。
而这一次章子俊说,凡是战死的勇士,必定送回其家乡,除了得到应有得哀荣外,抚恤及功赏不会少。加上古代人对人命不是太看重,相信自己的小命可以轮回,反正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想法,这也是在战场上,面对生死个个奋勇争先,不惧畏死的原因。
章子俊当然不会反对这种没有根据的理解,反而利用这样的迷信,对后事加于重视起来,不惜重金做事做全套,让活着的人羡慕嫉妒也没用,除非你也战死一次。哎吆喂,这就是激励啊,这一着真的很好使。比什么民族大义,国家兴旺,保家卫国这些大道理有用的多。
山西朔州赵家窑,这一日天空中灰色沉沉,寒风中夹杂着些许黄沙和冰雪,在荒芜的山涧沟壑间,卷起一股一股的小旋龙卷风尘,在恢河边上的官道上,行进着一队马车队,这队车马已经连续行进了十几日,前头打着一杆白色的旗帜,一个大大的黑色奠字非常耀目,紧跟着后面又是一杆四方的红色将旗,上书一个大大的明字,这就是章子俊派出的战死将士的灵柩车队,像这样的车队,这一个多月内,已经派出了几百队了,每一队的灵柩有几百至几十具不等,这一次朔州赵家窑共战死了三人,沿途无论是遇见山贼还是强盗,所到官府卫所驻地,都是礼敬膜拜,这就是大义啊。虽然平安伯规定,护送灵柩车队人马不得骚扰途中官府百姓,可是连日来每当这样的车队行进时,总有当地百姓自发地为其让路行方便,连山贼强盗们也是行注目礼,没人敢拦住去路,还在路边奉上茶水。最后连所经的地方官府衙门也派出衙役一路护送出驻地,这就是古人特别敬重英雄,更何况是这些打鞑靼战死的勇士,因为这百年来,死在鞑靼人刀马下的百姓不知其数,边关的百姓深受其害,有些地方车马不能过的路段时,连夜派人修缮起来。铺上黄沙,洒水淋路面。